《渔父》教学设计
高平二中 许天籁
一、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理解渔父和屈原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人生态度.
:通过比较和合作探究,体会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感悟屈《渔父》教学设计
高平二中 许天籁
一、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理解渔父和屈原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人生态度.
:通过比较和合作探究,体会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感悟屈原以死坚守理想的伟大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熟悉文本内容,体会并学会屈原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渔翁”隐者这一形象.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比较发现法、情景模拟法、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踏着沧浪之水正在向我们走来,他在经历了政治理想破灭之后,又将何去何从?让我们继续来学习今天的课文《渔父》。
(二)自主学习
1。翻译字词、句子,说出句式。
①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明确:举:全;见:被
翻译: 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句式:被动句
②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明确:举:名词,举动,行为。“”
翻译:为什么您偏要忧心忧国,行为高于世俗,让自己被放逐呢?
句式:宾语前置.“自令放为”为“令自放为".
2。学习三、四段。
读一读,试着理解文章内容,翻译字词、句子,说出句式。
①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明确:沐:洗头;浴:洗身
翻译: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
②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明确:白:形容词用作名词,高洁的品德。
翻译: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
句式:定语后置,“皓皓之白”为“白之皓皓”.
③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明确:可:可以;以:用以
翻译: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
,深化体会人物心理。
(三)合作探究
,他们身上有哪些品质?人物性格如何?
明确:渔父:高蹈遁世、随遇而安、和世推移、明哲保身的隐者形象。
屈原:坚持真理、舍生取义、洁身自好、不随泼逐流的勇士形象。
2。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人物性格?
明确:比照,通过屈原、渔父的一问一答,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人生态度.
(四)拓展稳固
屈原和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史上的出色人物,一个决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谈谈你的看法。
《渔父》教学设计[1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