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城镇规划”的文献综述
王贺资源与环境系地理科学专业
1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镇化的主要障碍,要切实完善城镇化健 康发展体制。只有在提高城镇化水平,才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问题,形 成促进区关于“小城镇规划”的文献综述
王贺资源与环境系地理科学专业
1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镇化的主要障碍,要切实完善城镇化健 康发展体制。只有在提高城镇化水平,才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问题,形 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
2主题
国外小城镇规划综述
卫星城镇。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 •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经历了附属型、 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
20年代,英国建筑师R •昂温为伦敦地区制订咨询性规划,提出大规模地把伦敦的人 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附近的卫星城镇去。其被用于泛指城市“开阔的郊区”或“田园式市 郊区”。
新城市主义。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主张 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 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近年来,经济学、地理学的渗透近年来,经济学、地理学的渗人推动了小城镇研究 的发展,特别是产业聚集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位理论、路径依赖理论、生态位理论等 应用于小城镇研究中,为我国小城镇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动向。
3 总结
国外的小城镇规划是处于逆城市化的阶段,而我国的城市化处在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二者表面相似,但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是采用目前先进的理论,单纯 的进行大城市规划。然而,我国农村区域差异大,人口多,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 七十,单纯依靠大中城市的吸引作用,把大部分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不现实的。 建立以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居民点体系,将中心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 基本单元切合我国农村实际。
本文目标在于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对徐水县安肃镇进行了分析,进行合理地布 局,构建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居民点体系,将中心村镇作为城镇体系 的基本单元,全面带动乡村城镇化推进中心村镇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村庄整合 ,逐步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顾朝林•城市社会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王卫华,],中国农村科技,2007,07.
翁伟庆,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借鉴J], 2005,10.
郭新天•德国城市规划和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小城镇建设,2001,06.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李迪华,[J].小城镇建设,2002(06): 28-29.
小城镇规划文献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