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反应精馏实验报告
2
目录
一、 实验目的 1
二、 实验原理 1
三、 实验仪器和药品 1
四、 实验流程图 2
五、 实验步骤 3
六、 实验数据记录 3
七、 实验数据处理 5
21262
64291
水:
乙醇:12609
乙酸:
乙酸乙酯:12534
乙醇
15605
乙酸
11637
乙酸乙酯
15786
2
2
水
13295
39601
乙醇
9613
乙酸
7412
乙酸乙酯
9282
实验数据处理
已知:f水=;f醇=;f酸=;f酯=,故以第一次精馏塔上部液体的含量作为计算举例:
已知乙酸的沸点较高,不能进入到塔内,故塔体内共有3个组分,即水、乙醇、乙酸乙酯。
X水
X乙醇=+17248+=%
X乙酸乙酯
同理可得,第一次取样精馏塔上部、中部及下部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结果见下图表:
表5 第一次取样各组分含量表
第一次取样
组分
精馏塔上部
精馏塔中部
精馏塔底部
水含量(%)
乙醇含量(%)
乙酸乙酯含量(%)
3
图3 第一次取样各组分含量图
同样的,可以得到第二次取样精馏塔上部、中部及下部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将结果绘制成如下图表:
表6 第二次取样各组分含量表
第二次取样
组分
精馏塔上部
精馏塔中部
精馏塔底部
水含量(%)
乙醇含量(%)
乙酸乙酯含量(%)
图4 第二次取样各组分含量图
4
如图所示,不同时间段分别在精馏塔的上部、中部和底部取样做色谱分析可知,原料乙醇在精馏塔底部含量最多;而产物乙酸乙酯在精馏塔上部含量最多,水在精馏塔上部含量最多。我们知道若采用塔釜进料的间歇式操作,反应只在塔釜内进行,可能是各个组分的沸点不同所致。
以塔顶色谱分析作为计算举例:
,故:
对其余各组实验采用相同的处理,可得到以下表格:
表7 精馏塔顶、塔釜及原料中各组分组成表
组分含量
水(g)
乙醇(g)
乙酸(g)
乙酸乙酯(g)
原料
0
0
塔顶
0
塔釜
乙醇的量=塔顶乙醇质量+塔釜乙醇质量+乙醇反应质量
=++乙醇反应质量
故:乙醇反应质量=
n乙醇==
5
乙酸的量=塔顶乙酸质量+塔釜乙酸质量+乙酸反应质量
=0++乙酸反应质量
故:乙酸反应质量=
n乙酸== mol
可以知道,理论上乙醇和乙酸的反应量应为1:1,上述计算基本满足1:1。
对于间歇过程,可根据下式计算反应转化率:
转化率=[乙酸加料量-釜残液乙酸量]/乙酸加料量
=(-)/
=%
收率=生成乙酸乙酯量/乙酸加料量相对应生成的乙酸乙酯量*100%
=
=%
选择性=收率/转化率
=
=%
结果分析及讨论
1>该反应先进行15分钟的全回流操作,目的是润湿塔内填料,为后面进行更全面的传质。
2>取样时三个取样口一定要同时进行,这样色谱分析的结果才有可比性。
3>由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塔高度的增加,样品中乙酸乙酯和水的含量是递增的;乙醇的量递减。因为酯、水和乙醇三元恒沸物的沸点低于乙醇和乙酸的沸点。
4>为保证停留时间的一致,进样和点击开始的时间尽量一致。
5>在称取釜残液的质量时,必须等到持液全部流至塔釜后才取釜残液。
思考题
1.怎样提高酯化收率?
天津大学—反应精馏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