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负责人:牛银贵 主任医师
总策划人:杨红霞 主任护师
主讲人:樊会云 副主任护师
解说:刘燕芳 主管护师
操作者:霍晨霞 主管护师
史玲玲 护师
友情出演:江鹏 医师
第一页,共三十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
心肺复苏—BLS(C-胸部按压方法)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九页。
胸部按压:
部位:胸骨下1/3交界处
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胸廓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取剑突上两横指,另一手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起。
心肺复苏—BLS(C-胸部按压部位识别)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九页。
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
1、颈动脉位置: 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
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
心肺复苏—BLS(颈动脉搏动识别)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九页。
心肺复苏—BLS(意识散失识别)
识别
判断:
医务人员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同时快速检查呼吸,如果没有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则施救者应怀疑发生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早期濒死喘息常见,会与正常呼吸混淆。而且即使是受过培训的施救者单独检查脉搏也常不可靠,而且需要额外的时间。因此假如成年患者无反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施救者应立即CPR,不在推荐“看,听,感觉”呼吸的识别办法。
→重呼轻拍
启动急救系统 (EMS)、找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呼救EMS系统:地点、呼救电话、事件、人数、伤
员情况、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3
基础生命支持
识别
心肺复苏(CPR)CAB
胸部按压(C,compression)
开放气道(A,airway)
人工呼吸(B,breathing)
除颤
心肺复苏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胸外按压的操作要点
按压位置: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九页。
按压手势
双手互扣
手指上翘
仅以掌根接触胸骨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九页。
5cm
按压深度
下压胸廓三分之一
大约5公分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九页。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九页。
心肺复苏—BLS(CAB)
正确
错误
第三十页,共三十九页。
心肺复苏—BLS(CAB)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九页。
按压姿式
肩肘腕成一直线
身体微向前傾
按压速率
速率: 每分钟100次
口诀: 1压,2压,
……10压,11 , 12 ,….
26,27,28,29,30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九页。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九页。
气之比均为30:2
30
胸外按压
2
人工呼吸
: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为确保有效按压:
1)患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
2)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按压
的方向与胸骨垂直
3)对正常体型的患者,按压幅度至少5cm
4)每次按压后,双手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
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双手位置固定。
5)在一次按压周期内,按压与放松时间各为50%。
6)每2min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7)CPR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
心肺复苏—BLS(C-按压关键点)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去除气道内异物: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原因。开放气道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如无颈部创伤,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可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套或手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
●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外伤时)
心肺复苏—BLS(A-开放气道)
第三十六页,共三十九页。
●去除气道内异物: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原因。开放气道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如无颈部创伤,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可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套或手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
●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
王台医院心肺复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