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生活美文洛阳牡丹记
2
洛阳牡丹记
久闻洛阳牡丹甲天下,四月之初,随团出行赏牡丹。洛阳春来早,我们这些西北人一下车就明显的感到气温的燎人。从黄土高原下来,一路春风骀荡,身着夹衣,感觉尚可,可是一到洛
初中语文生活美文洛阳牡丹记
2
洛阳牡丹记
久闻洛阳牡丹甲天下,四月之初,随团出行赏牡丹。洛阳春来早,我们这些西北人一下车就明显的感到气温的燎人。从黄土高原下来,一路春风骀荡,身着夹衣,感觉尚可,可是一到洛阳城市,就感觉穿着多了。
导游说我们来的正好,这样的天气正是欣赏牡丹的适宜天气。为了欣赏牡丹,即使热些,也无所谓,我们的不适倒不在话下。导游引导我们来去匆匆,先后去了两个地方欣赏牡丹,一个是洛阳神州牡丹园,一个是洛阳王城牡丹园。这两个牡丹园共同的特点是集牡丹文化与历史文化、人文园林与自然园林为一体,游人之多,可以说是洛阳最为繁华地段,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洛阳的中心。我们入城一眼就可以看到的宣传广告就是牡丹的图片,沿街都是,美不胜收,目不暇接。也许我们来的尚早,大批的牡丹还没有开放,只是少量的牡丹已经绽放清香,展示芳颜。虽然很少,但是也让我们感到不虚此行。因为不光亲眼看到了花姿硕大,清香扑鼻的牡丹,而且也感到浓浓的牡丹文化。
4
牡丹作为欣赏植物栽培,那么始于南北朝,据说产地在汉中,至今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而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那么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观察洛阳牡丹历史,让其闻名天下的有这么几个重要人物:
一个是隋炀帝,一个是宋单父,一个是唐玄宗,再一个就是欧阳修。隋炀帝的奉献在于开始广泛栽培,给予了牡丹一个展现的时机;宋单父的奉献是有“幻世之绝艺〞,种的牡丹,红白斗色,变异千种,姹紫嫣红,冠盖绝世,被时人尊称为“牡丹之父〞;唐玄宗以皇帝之威,让宋单父到骊山种了一万多本,颜色不相同〔?龙城录?〕;让大诗人李白做诗,歌咏了牡丹,赞颂贵妃之美;上行下好,大文人“刘禹锡也有歌咏:“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描写了当时帝都长安欣赏牡丹的盛况。北宋文人官居宰相职位的欧阳修著有?洛阳牡丹记?,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为牡丹研究推广及开展做出了杰出的奉献,为世人广为知晓,由此洛阳牡丹更为知名。
牡丹花色多样,已拥有黑、红、黄、绿、白、紫等9大色系的牡丹 品种1100多个,数量达4000多万株。 花色娇艳,艳冠群芳。这次来的尚早,我们仅仅见到几种花色,红色如火,喷火吐艳,灿灿假设朝霞。白色如雪,晶莹透彻,粉粉假设梨花。未至花前,先闻花香,浓烈四射,香气扑鼻。难关人们称它为
4
“艳冠群芳〞“国色天香〞。
洛阳地土宽厚,王气很重。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河山拱载,形势甲天下〞之誉。这里东傍嵩山,西依秦岭,南含伊阙,北靠邙山;黄河、洛河、伊河等众多河流的共同冲积,形成了肥沃,黏性较大洛阳盆地。这对相对喜爱稍显干旱而怕涝的牡丹生长十分有利。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牡丹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故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之称。
我们来的尚早,但是游人就已经是络绎不绝,人山人海了,更何况到了盛花期呢?在欣赏牡丹之余,欣赏另一种牡丹也是一种精神
初中语文生活美文洛阳牡丹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