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第九章
THE GRADUATION POWERPOINT TEMPLATE
2021
答辩:
导师:T
(二)协调功能
协调功能是对社会经济发展中某些失衡状态的制约、调节,协调地区间、行业间、部门间、阶层间的利益于收入表现为赤字;还有收支相等。
第二节 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是相对、动态和综合的平衡。
只要财政结余或赤字不超过一定界限,就是平衡形态;财政平衡是在收与支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实现的;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而财政平衡则是实现经济总量平衡的重要手段。
二、财政赤字
(一)财政赤字的分类
预算赤字是在编制预算时安排的赤字。
决算赤字是预算执行结果出现支出大于收入导致的赤字。
赤字政策是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利用赤字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
(二)财政赤字的计算方法
硬赤字(或结余)=
(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软赤字(或结余)=
经常收人-经常支出
“硬赤字”和“软赤字的主要区别在于,债务收入是否作为财政的经常收入,以及债务支出是否作为财政的经常支出。
(三)财政赤字的类型
从计算方法角度分为总赤字与原始赤字 。
从产生的经济背景和原因分为周期性赤字与结构性赤字 。
(四)财政赤字规模的衡量指标
赤字依存度是财政赤字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财政赤字率是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
三、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系
左边为总供给收入,由消费C、储蓄S、税收T和进口M组成;右边为总需求支出,由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出口X构成。
财政赤字的预算恒等式:
当 时赤字;当 时结余;
当 时非政府部门的储蓄大于投资,有结余资金;当 时出现赤字;
当 时贸易经常账户有盈余;当 时出现赤字。
年份
财政收支差额(亿元)
财政收支差额占GDP的百分比重
1980
-
-
1985
1990
-
-
1995
-
-
1997
-
-
1999
-
-
2000
-
-
2001
-
-
2002
-
-
2003
-
-
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财政支出刚性增长,支出结构僵化,调整弹性很小。财政赤字不可避免,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代价,有较强的过渡性特征。
一.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
1998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冲击,消费需求增速趋缓,企业投资意愿下降以及国内物价持续走低的情况,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第四节 积极财政政策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包括,国债投资,扩大赤字;调整税收政策,扩大国内外需求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扩大消费需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加大治理乱收费力度,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 。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成效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物价指数回升,遏制通货紧缩;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稳定 ;财政实力得到增强 。
财政风险是指财政行为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使行为主体遭受损失或得到收益的可能性。
第五节 财政风险
(一)财政风险的分类
按财政风险成因不同
内生性风险是指由于财政系统内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引发的财政风险;外生性风险是指由于财政系统外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所引起。
按财政风险具体内容分为税收风险、公债风险、预算赤字风险、财政投融资风险、社会保障风险等 。
按照财政风险发展程度分为初始性风险、发展性风险和结局性风险.
按财政风险的显露程度分为显性财政风险和隐性财政风险。
按财政风险影响层次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财政风险。
(四)财政风险的特征
表现为风险主体的政府性,风险表现的集中性,风险范围的社会性,风险化解的艰巨性以及风险过程的长期性。
二、我国的财政风险
(一)我国财政风险的特殊性
表现为财政风险涵盖范围广泛,处于社会发展转轨阶段,财政风险程度深刻 ,发展方向具有机遇性,影响因素复杂。
(二)我国财政风险的形成、发展机制
形成机制。由于改革的难度、复杂性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财政主体在认识、理解、驾驭规律能力的局限,是对我国财政风险形成的主要
财政与金融第九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