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分) 1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要点】(1) 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幼儿教育具有社会属性。教育是要把人类历史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等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播到下一代, 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同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或社会集团,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来规定培养新一代人的方向。这些阶层所制定的教育任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2) 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这种身心发展的规律性既是连续的。又是阶段性的。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出过高、过难或过低、过易的教育要求,都不会达到发展潜能的目的。(3) 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呈金字塔型, 由上至下分别是: 国家的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学前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结合教育目的,符合社会的要求。 2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要点】(1) 道德感。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3 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之后,随着幼儿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他们的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2) 美感。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审美的标准。(3) 理智感。理智感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一般来说, 在幼儿 5 岁左右。这种情感明显地发展起来。 3 .如何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答案要点】(1) 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教室周围的环境尽量保持安静, 教室布置整洁优美,教具应该密切配合教学内容,不必过于新奇。(2)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 应是他们关注和感兴趣的事物。(3) 注意教学的方法,控制教学时间。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还要控制好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不宜过长。(4) 妥善地安排教学环节,维护好课堂纪律。教师既要维护好正常的教学秩序。也要妥善处理一些分散幼儿注意的偶发事件。 4 .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答案要点】(1) 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2) 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3) 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三、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分) 1 .试述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做法。 1【答案要点】师生良好关系的基本条件有三个: 一是真诚。即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师权威的面具,勇于面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以具有喜、怒、哀、乐等情绪的人的真正面目来面对儿童,无所躲避,更不必掩饰。二是接纳与信任。教师要把每一个儿童都当做一个有价值的独立个体来看待,关心爱护他们,并给他们充分的探索与自我发现的机会,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只有教师不以评判的态度对待儿童,只有当儿童有最大的安全感时,学习才是有效果的。三是深切的了解。良好的学习是建立在师生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深切真诚的了解,才可能产生师生间心灵的沟通。教师应给予儿童以温暖和鼓励,并真诚地热爱他们。达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是: (1) 消除幼儿对教师的恐惧。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时, 对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人会有一种恐惧感。因此,教师要以亲切的面部表情、和蔼可亲的语气同幼儿进行交谈,对于新入园的幼儿要尽快帮助他们熟悉新环境。(2) 让幼儿学会如何尊重他人。中小班幼儿往往因为发展的不成熟。对于友谊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楚,有些幼儿更是把和蔼可亲与软弱可欺混为一谈。面对这一情况,教师不要以硬克硬,而是要让幼儿首先分清这两个词的内在含义,要幼儿对自己的言行负起必要的责任。(3) 与儿童共同制定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教师与幼儿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支持,这才是我们所希望的良好师生关系。在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的主要责任者是教师、保育员与幼儿。这些人都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还要具有正确的“爱”的精神。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团结起来,保教结合、协调一致,才能使儿童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2 .试述幼儿注意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2. 【答案要点】(1) 在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注意的分散。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容易分散,这是幼儿注意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一般说来,引起幼儿注意分散有以下原因: ①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幼儿园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活动不能太单调,形式要多样化,而且,活动时间不能超过各幼儿年龄阶段所适合的时间。例如,小班幼儿集体集中活动的
幼儿保教简答论述分析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