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 0-10 岁) 付志勇培训师介绍?付志勇,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企业心理咨询师、培训师。?曾历任: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特邀心理咨询专家; ?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栏目顾问、丛书点评专家; ?“CCTV 年度雇主专家调查团”专家成员; ?“北京职业规划顾问联盟”专家成员; ?“共青团中央赴四川灾区心理援助”优秀心理咨询师。现代“家长”的纠结一个心理学实验的启示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妥协与坚持第一部分: 0-6 岁儿童年龄段发展特征第二部分: 6—10岁发展特征与问题应对第三部分: 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婴儿期( 0-1 岁) 最重要的事情:建立好婴儿和母亲之间的联系。?为孩子建立稳定的客体关系(共生阶段) ?喂奶时机?分离焦虑之“断奶”?婴儿的皮肤饥饿?妈妈的心态与角色平衡?爸爸的心态与任务幼儿期( 1-3 岁) ?最重要的事情: “大小便训练”?恋母(俄狄浦斯)情结?成人间的教育理念冲突?分离焦虑之“妈妈上班后”学龄前期( 3-6 岁) ?最重要的事情: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别把孩子当做 VIP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等边三角形。?“2-5 岁”是孩子的分离期,爸爸帮助适应。?5岁以后鼓励孩子独自睡是可以接受的。?如何对待孩子说脏话?分离焦虑之“上幼儿园”。延迟满足?美国斯坦福大学儿童“延迟满足”实验: 给每个 4岁的儿童一颗软糖,告诉他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掉的话,只能吃一颗;如果可以等 20分钟的话,可以吃两颗;实验人员离开房间,留下了诱人的软糖。?实验人员在单面镜后看到: 1、有的孩子等了一会儿就不耐烦的吃掉了软糖,是“不等者”; 2、有的孩子利用蒙住自己眼睛、唱歌、讲故事、自言自语、头枕双臂来转移注意力,顺利的等到了 20分钟,是“延迟者”。延迟满足实验人员在孩子们进入了青春期后,对他们的家长进行调查,发现: 1、“不等者”在个性方面,更多的显示出孤僻、易固执、易受挫、优柔寡断等倾向; 2、“延迟者”较多的呈现适应性强、具有冒险精神、受人欢迎、自信、独立的少年。 3、“延迟者”比“不等者”在语文和数学成绩上平均高出 20分。延迟满足?延迟满足是个体有效的自我调节和成功适应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特征,是指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及时满足的抉择取向,属于人格中自我控制的一部分,是心理成熟的表现。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
亲子关系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