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返回到本源近旁”.docx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返回到本源近旁”
陶渊明在辞去彭泽令之初,作有《归去来兮辞并序》一文。这是陶渊明最重要的作品,既总结了其前半生的生活,又揭示了其归耕隐居的独特意义。对于了解陶渊明的人格和思想,有着不行忽视的价值。颜延之说:“赋诗归来,高蹈独善情深地用双脚和内心同时丈量着家乡的土地。在田园中,诗人重新发觉了自我,找到了自我,终日留恋于乡村美妙的景致,充共享受着田园生活的自然安静、趣味天成,诗人内心敞放,一片安详。“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在很多时候,乡村本身就代表着安静、和谐、安详,代表着温情、和善、真诚,代表着对世俗的拒绝和对权势的蔑视,曹雪芹饱受炎凉之后,就有“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敦诚《寄怀曹雪芹》)的解悟与执著,旷世奇绝的《红楼梦》就是在北京西郊安静的乡村中最初写成的。云本自由,鸟倦知还,“云”“鸟”在这里别有意味:云的美是一种自然的美、自由的美。天上一片云,不与水近,不与山亲,任风来风去,自由漂浮,无所系羁。陶渊明以此来象征自己如白云一样的淡泊清静、拘束高远的志趣和追求。大约与《归去来兮辞》写在同一时期的《归鸟》(其二)说:“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鸟儿飞得再高,深情依恋的还是哺育它的树林,由于这是它生命的起点和最终归宿,所谓“羁鸟恋旧林”(《归园田居五首》其一)。“翼翼归鸟”,其实就是返归田园的陶渊明自己,他最终找到了生命的止泊处,从今再不用担忧日暮时分的孤独彷徨、漂泊无依了。识命知性,方能重返本根,诗人对自己的选择布满自信和欣慰。叶梦得说“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此陶渊明出处大节,非胸中实有此境,不能为此言也”(《避暑录话》卷上)。
5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诗人再次发出了“归去来兮”的心声,既然与世俗格格不入,那就要独守本真,息交绝游。清明自省的理性,让陶渊明心底浩荡,绝无他求。何况,田园的生活又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有亲戚可以叙叨家常,有琴书可寄予怀抱,有西田可以躬耕,有春天美景可以观赏,何乐而不为呢?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坎坷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卢梭说:“自然的景色的生命,是存在于人的心中的,要理解它,就需要对它有所感受”;“在春天,田野上几乎是一片荒芜,没有长一些东西,树木也没有阴影,草地不过是刚吐叶儿,然而我们的心却为这景色所感动。看到大自然重返大地,我们觉得自己的生命也为之复苏;我们四周都是一片开心的情景;那欢快的伴侣,同温顺的感情时时相随的甜美的眼泪,已经是涌到了我们的眼皮边上了”(《爱弥儿》卷一)③。大自然鲜活无比,生生不息,让诗人感动亦让诗人感慨低徊。物换星移,四季更替,万木的欣欣向荣,源泉的涓涓流淌,激起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由衷礼赞,一如王羲之所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大自然同时也激发了诗人对生命自身的无限深思,这使我们想到德国诗人荷尔德林(1770-1843)的抒情长诗《返乡——致亲人》中那震撼人心的诗句:
7
还有你们,最友爱的风;还有你们,温顺的春天,
又用舒缓的手使悲伤者重获欢乐,
当他更新季节,这位造物主,
焕发又感动着垂暮之人的安静心灵,
如他所爱,现在又有一种生命重新开头,
明媚艳丽,一如平常,当代神灵到来,
而喜悦的士气重又鼓翼展翅。
太阳和欢快依旧把你们照射,
呵,最友爱的人们!你们的目光好像比平常更清亮。
是的!家乡风情如故!欣荣昌盛,
在这儿生活和相爱的一切,从未抛弃真诚。④
拒绝贪欲,春耕秋获,辛勤制造,使乡村生活处在一种官场肯定不行能有的真正的清明洁净之中。与此同时,诗人叹惋自然的恒久和个体生命的暂短,这与后来《游斜川》中的“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所表达的感情是一样的,其中体现的是一种超越一己悲情的哲学思索,别有一种博大肤浅的情怀,由此更表明他对这种生活的认可和眷恋。诗人不为隐而隐,而是在深刻感知了个体生命的独立、尊贵之后,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自己渴望的生活当中。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行期。
“去留”,指死生,“委心任去留”亦即下文说的“乘化”,嵇康说:“齐万物兮超得意,委性命兮任去留。”(《琴赋》)一旦了悟生命有限,便倍觉自由之珍贵。诗人要从心顺愿、形为心役,真正根据自己的意志生活。在这里,诗人既否定了世俗的幸福(富贵),又否定了宗教的彼岸世界(

“返回到本源近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phago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