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稳定剂的合理使用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李乐华教授 I. 临床发作形式的多样性—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混合性发作—环性心境障碍 II. 双相障碍病程的复杂性?自然病程—躁狂或混合性发作约数周至 6个月平均约 3个月(轻躁狂可短至 1~3 天) —抑郁发作约 3~13 个月,平均 9个月—不加医疗干预多数可自发缓解— 10% 可转为慢性病程,是以其抑郁发作持续两年以上,期间可有与 M或 HM 并存的混合形式— 90% 以上为反复发作—终生平均发作 9次,平均每年 0。5次—青少年首次发作多为 D,连续数次转为 M或 HM ,成人首次发作 M与D机会相似—随发作次数增多,其间歇期逐渐缩短, 频率则增多—间歇交替发作: MI-DI 或 DI-MI 循环发作: MDI , DMI ,约占 25% —快速循环发作( RC ):自发或诱发?发作的方式?转相及发作变频—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躁狂时可促转向抑郁第一代者>第二代者? Hal. 为 % (12W) ? Olan. 为 % (12W) 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 BP-D )时可转为 M、 HM 、 Mixed 及 RC * Game 等( 2004 )报道单用 ADs 治疗 BP —D转躁为 % ,(合用 MSs 时下降为 % )。循环频率增加 % , 新发生的 RC 为 % * Bottlender(2001) 报道 158 例 BPI —D 单用 TCAs 转躁率 82% ,合用 MSs 则为 58% , 说明 TCAs 转躁率很高。*各种抗抑郁剂转躁率大小,依此可能为: TCAs>SNRI 、 NaSSA>SSRIs> 丁胺苯丙酮(Bupropion) ?快速循环发作: 为恶性病程—定义:在 12 个月中发作四次以上不论其发作为 M、 HM 或D,均应达到症状学诊断标准,但不要求达到相应的病期标准—发生率:国内: RC 在 MD 中约占 % 在 BPD 中占 % 国外:分别为 15% 与 ~ 24 。 2% — RC 多发生于 BP-II 型中,约占 75~% — RC 发生的易感因素女性、绝经期甲状腺功能低下(包括临床下甲低) DMI 发作模式者 BP-II 型者情感旺盛气质者环性心境障碍者— RC 发生的危险因素酒精滥用饮咖啡使用兴奋剂暴露于白光下使用 BZDs (尤以阿普唑仑) 睡眠剥夺服用抗抑郁剂治疗所面临的挑战?躁狂与轻躁狂症状(急性期治疗与维持治疗) ?双相抑郁症状(急性期治疗与维持治疗) ?对锂盐治疗无反应的躁狂发作?精神病性症状的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治疗的依从性
心境稳定剂的合理使用2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