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帛书《黄帝书》汉帛书《黄帝书》或称《黄帝四经》。它包括《经法》、《经》(又称《十六经》或《十大经》) 《称》、《原道》等四篇,它与帛书《老子》乙本抄在一起,故又称帛书《老子》卷前古佚书。其内容都是久已佚失的黄老家言,是研究中国思想史中有关汉初黄老思想的重要出土文献。这卷帛书与《老子》乙卷同卷,出土时都已沿折痕断裂为长方形的帛片。全卷幅宽 48厘米, 珠丝栏墨书。其抄写年代与《老子》乙本相同,即抄写于汉文帝时期的公元前 179 年至公元前 169 年之间。帛书的书体风格于《老子》乙本基本相同,应属同一抄手所为。其字形布局规整、匀称, 绝大多数字体时正方或扁方形,用笔略向左倚,横画或方入尖收,或蚕头雁尾并用,其构形左右对比强烈,无论时用笔结体还是章法布局,都显示出很成熟的隶书意味。
汉帛书《黄帝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