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疾病预防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由于疏于预防造成的疾病经常会给养殖者带来宏大的经济损失。
水产养殖疾病预防【1】
摘要: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由于疏于预防造成的疾病经常会给养殖者带来宏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必须贯彻“预防 六、加强对养殖的管理
在对鱼类捕捞、搬运及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应细心操作,不使鱼类受伤。
每天至少到池塘上去检查1~2次,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引起疾病的各种不良环境,尽量采取改进措施,防患于未然。
同时要加强管理,日夜巡塘,调节水质,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塘内的死鱼、病鱼要及早捞起,远离深埋,以免病情蔓延或影响水质。
在生病的池塘中用过的工具应当用浓度较大的漂白的粉、硫酸铜或高锰酸钾等溶液消毒,或在强烈的阳光下晒干,然后才能用于其他池塘。
还要防止水质变坏,在鱼类浮头或发病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救治。
七、使用药物防治
在鱼类进池前要用适当的药物对鱼类进展消毒,防止鱼类体表携带病原。
鱼类进池后的药物防治最好改用内服药,将药物做成人工疫苗,用口服、浸洗或注射等方法送入鱼类体内。
在多病季节到来时,针对某种常发疾病定期投喂药饵或慎重向全池泼洒药物也是有效预防疾病的方法。
八、改善养殖环境
要在池塘周围设立防护设施,防止人畜接近养殖区,保持养殖区周围环境。
在冬季要注意在池塘的北面、东北面、西北面的塘岸上搭建高度为4m左右的防风棚,棚中夹上挡风物料来挡风。
除此之外还要经常去除池塘周围的杂草,制止向池塘排放污水,防止在池塘周围栽种较高的树木或建立高大的建筑物,给鱼类创造优质的生存条件。
水产养殖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技术【2】
摘要:随着经济的开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产业的开展也逐渐由原来的出海打鱼转变为如今的围海圈湖养殖,但人工养殖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个体密度较大,加之水资源环境的影响,往往产生多种鱼类的病害,这严重威胁着渔业的开展,甚至可造成消灭性打击,所以及时理解鱼病,找到病因及防治对策,有利于养殖的安康开展。
关键词:水产;放养密度;挂袋法
1如何预防水产养殖疾病
水产养殖业和畜禽病一样,既要治疗,但必须预防,两者缺一不可。
多年理论证明,水产疾病工作只有认真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正确方针,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积极方法,才能减少或防止水产疾病或死亡,确保养殖户面积产量,进步经济效益。
,修整池塘,彻底清塘。
生石灰:老塘300~500斤/亩,新塘200~300斤/亩,全塘泼洒5~7天蓄水放鱼、虾、蟹等(放前应先试水)。
建议用:二氧化氯清塘消毒。
干塘200~400g/亩,带水清塘按水量算,~1g对水泼洒,5~7天放种。
放鱼虾前试水。
用聚维酮碘300~500ml/亩;底改颗颗净,500g~1000g/亩泼洒消毒。
鱼苗20~30万尾/亩虾苗40~50万尾/亩;成鱼池塘按比例搭配,虾、蟹苗50~80万尾;网箱养殖应根据网箱大小,苗种规格而定。
、气温决定。
一般每百公斤鱼每天应喂5~8kg饲料(水温在24~26℃左右,虾、蟹
水产养殖疾病预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