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 2019年05月23日
耳鼻喉手术的麻醉
1
.
2022/6/10
目录
CONTENTS
1
一般特征
2
术前访视
3
麻醉过程
4
相关手术
2
.
2022/6/10
.
2022/6/10
儿童喉气管异物取出术和气管镜检查麻醉与手术共用公共气道,喷射通气可发挥较好效果
*
麻醉过程
20
.
2022/6/10
支气管异物患儿的麻醉可采用控制通气法,也可采用自主呼吸方法
控制通气有两种方式:经支气管镜侧孔行控制通气及经喷射通气导管行手动喷射通气
*
麻醉过程
21
.
2022/6/10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和上颌骨摘除手术出血多且急,有时需要控制性降压
鼻内镜手术,若患者躁动将可能造成内镜进入颅内,失明和颈内动脉的损伤
术毕吸净存血,观察无活动性出血,患者清醒,咽喉部保护性反射恢复后拔管
拔管时做好再插管准备,严重的上呼吸道出血、水肿或有病变等不应拔管
全麻苏醒期患者应加强上呼吸道监测,尤其对鼾症和鼻咽部手术、肥胖患者、儿童,应在麻醉恢复室至彻底清醒
*
麻醉过程
22
.
2022/6/10
特别注意鼻部手术术中和术后软腭后方所积聚的血液
拔管后该部位的血凝块可能会脱落进入声门导致完全性气道阻塞
即使是使用直接喉镜检查,仍可能漏掉一些血凝块,吸引鼻腔和口腔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率
*
麻醉过程
23
.
2022/6/10
相关手术
04
24
.
2022/6/10
中耳及内耳手术时间长者应在全麻下进行
耳科手术一般出血不多,但出血使显微手术野不清,可取头高位,以利静脉回流
耳手术后呕吐很常见,应给与抗呕吐药
相关手术
耳手术
25
.
2022/6/10
中耳炎鼓膜置换者手术时间较短,应注意控制麻醉药物的用量以利于患者快速苏醒。
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小儿居多
外耳成形术因其步骤复杂而耗时较长,且患者亦多为小儿,给术中液体管理增加了难度
*
相关手术
耳手术
26
.
2022/6/10
全麻下控制性降压可减少术中出血,保持术野清晰
为减少术野渗血,可取头高位10度~20度
下咽部填塞纱布,可防止血液流入胃内,有助于减少术后恶心呕吐
术中常用肾上腺素棉片止血,应注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相关手术
鼻手术
27
.
2022/6/10
术毕鼻腔填塞止血,应在完全吸尽残血清醒后拔管,确保经口呼吸通畅
鼻内镜手术有时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出血,适当的输血输液是麻醉管理的要点之一
*
相关手术
鼻手术
28
.
2022/6/10
为便于手术操作,气管插管不宜过粗(~)
氧浓度不宜过高(~),以防使用激光时发生燃烧和导管破坏
为防止导管燃烧,可使用金属导管,也可在导管外包裹铝箔或湿纱布,使用密闭通气时套囊内注入含亚甲蓝的生理盐水
*
相关手术
喉显微激光
手术
29
.
2022/6/10
因可发生气道水肿,手术后患者应吸入湿化氧并送入麻醉恢复室密切观察,常规静注地塞米松5~10mg
声带息肉手术的时间有时较短,而放入直接喉镜的操作对患者的刺激很强,需要的麻醉深度较大,而手术的结束又很快,所以麻醉时间的掌握有时比较难,尽可能选择短效的麻醉药和肌松药
*
相关手术
喉显微激光
手术
声带息肉
手术
30
.
2022/6/10
患者多为儿童,手术占用呼吸道,气道控制难度大,可应用喷射通气
诱导不宜应用肌松药,以防面罩加压通气改变异物位置及气管镜放入困难带来的同期障碍
气管镜放入后可适当的加深麻醉,并以喷射通气控制呼吸,采用常频通气不易发生二氧化碳蓄积。
术前表麻或术中经气管镜表麻有利于麻醉平稳,降低喉痉挛发生的几率
*
相关手术
气道异物
取出术
31
.
2022/6/10
患者多肥胖,血粘滞度高,合并高血压和心肌缺血较多
术前访视应全面了解和正确估计其代偿能力,对气管插管难度作出评估
为便于手术操作,以经鼻插管为宜。对预计插管难度大者,应在镇静镇痛、患者主动配合下,进行慢诱导插管
由于麻醉残余作用及手术创伤、压迫造成的水肿,少数病例可发生拔管后气道障碍和再插管困难,应有相应的技术和设备
术后早期应到监护病房恢复
*
相关手术
咽部成形术
32
.
2022/6/10
患者多为学龄前儿童,麻醉风险较高
手术出血易于流入气管,因此要选择带套囊的气管导管
在挤切扁桃体时,将切下来的扁桃体组织拿出口腔的过程很容易将气管导管带出声
耳鼻喉手术的麻醉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