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对策
辽宁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__)01―065―03
[内容提要]全面振兴辽宁面临新情况和新挑战。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民管理,只有我管你,你才理我”,这些诙谐比喻从反面给出了答案。总结起来就是: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民营企业发展软环境不完善,民营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不充分,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培育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此省委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注重把优化环境问题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坚持从构建良好的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入手,努力用良好的从政环境来助推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两个环境”的轮子一起转。因此,抓环境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要举措,是完成总书记”四个着力”要求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二、软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部分官员的不作为问题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离不开官员队伍,过去是“跑部进京”,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现在是上头有钱不要,不敢为、不想为、不愿为;过去勾肩搭背,现在是背靠背,官员队伍心态上出现了很大问题,懈怠懒政、消极应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不作为现象有普遍蔓延化趋势,导致的后果就是项目投资减少,经济增速下滑。其主要原因:一是在于“亲”“清”关系上,“清”的要求容易做到,不来往、不接触就行,而“亲”的要求上不好把握,对于什么是“亲”,没有标准,说不清,不好开展工作;
二是过去很多项目投资,其中裹挟着官员个人利益,现在反腐高压线,让权钱交易的风险随时有暴露可能,没有利益就不积极推进项目落地
(二)政府缺乏信用问题
招商引资承诺的条件不兑现,关门打狗现象依然存在;新官不理旧账,政府朝令夕改,政策没有连续性。例如对于政府和企业因为引资条件没有兑现的撤资案件,虽然案件事实本身很清楚,但是也必须经过二审终审程序后,政府才会退资,无端增加了事情处理周期,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很多问题。主要原因:一是官员不愿意承担责任,尤其不愿为上任主官留下的摊子承担责任;
二是政府法制意识淡薄,全面依法治国没有落实到实处
(三)大企业生长土壤缺乏,留不住大企业和人才
我省总体上市场化程度偏低,市场化程度不够,国有企业比重偏大,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受到诸多限制,而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缓慢,潜规则盛行,企业在用手投票无法满足自身发展情况下,便会选择用脚投票出走,甚至有的地方官商勾结,用拳头投票。主要原因:一是经济结构历史性累积的结果,我省主要是重工业、能型产业比重偏大,国有企业很多,导致民营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
二是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和国企掌握资分配,市场配置资让位于权力配置资,体制机制僵化
(四)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成本增大
目前关于企业成本,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点,一是税费的征收问题,中央很多减免税费征收政策落实的还不彻底;
二是企业用工成本方面,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是企业社保缴费问题。在经济下行压力条件下,企业效益不好,但是因为社保缴费比例固定且过高,平均约为职工工资30%左右,在经济下行压力条件下,企业这部分支出成为主要成本。主要原因:一是简政放权都放下去,基?影焓禄?构受制于人员素质和政策水平,还接不住,不敢为、不想为、不会为,部分权力机关执法随意,用权任性;
二是社保缴费和国企下岗人员养老问题,应该充分考虑辽宁特殊性,辽宁国企比重大,过去企业办社会,90年代末期建立社保制度,把工人推向社会,这部分养老钱原来是没有的,考虑辽宁老工业基地和产业工人的贡献,应向中央争取资金
(五)政府和市场定位问题。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资配置更多决定在政府手中,尤其是在几个主要领导手中,一旦个别领导对自身要求不严格,政府就会成为“山大王”;
二是政府理念只讲管理不讲服务。座谈中有同志反映,“管理”这个词政府人员是这么理解:只有我管你了,你才搭理我。其中包含着很多权力寻租的意味。
三、对策建议
解决环境问题,总书记的讲话提供了办法,是我们必须工作的抓手,另外也结合辽宁环境问题实际,提出更多解决思路
第一,落实政策,解决最后“最后一公里”问题。总书记的讲话指出,虽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已经形成,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已经明显改善,但政策含金量和可操作性还不够,落的还不实,效果还不够好,为此总书记特别提出“五个着力”从解决融资难、放开市场准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产权兼并重组、降低税?M负担5个方面布置任务要求,这也是我们工作抓手和努力方向
第二,构建“亲”和“清”新
辽宁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