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婴的胸襟
王幅明 《中华读书报》(2011年04月13日 03版)
从网络上看到周海婴先生逝世的噩耗,十分震惊。因为两年前在北京见到他时, 步履轻盈,讲话有力,思维清晰,不乏幽默,全然不像已经年届八旬的老人。真是 天命难测啊!
2周海婴的胸襟
王幅明 《中华读书报》(2011年04月13日 03版)
从网络上看到周海婴先生逝世的噩耗,十分震惊。因为两年前在北京见到他时, 步履轻盈,讲话有力,思维清晰,不乏幽默,全然不像已经年届八旬的老人。真是 天命难测啊!
2009年1月6日上午,典藏版图传《鲁迅》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北京鲁迅博物 馆举行。鲁迅之子周海婴以及来自京津的20多位鲁迅研究专家出席。缘于这次活动, 使我有幸结识了周海婴先生。
孙郁馆长首先致词。我代表主办单位之一河南文艺出版社介绍了典藏版《鲁迅》 的几个特色。全书融文献、资料、欣赏、典藏于一体,弥足珍贵,可谓是广大鲁迅 读者和研究者的福音。与会的专家们在发言中,对该书的出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一致向鲁博和出版单位表示敬意和感谢,同时也发表了一些中恳的建设性意见。
我注意到,在每一位专家发言时,周海婴都在认真聆听。期间,他向我签名赠 送了新近出版的《镜匣人间一周海婴80摄影集》。这是一部极为珍贵的摄影集,精 选了作者1943至2008年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摄影作品。其中有不同历史时期重大 事件的瞬间纪录,各界名人的风采,鲁迅家族的生活印记;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 还把大量镜头,对准像鲁迅笔下闰土一样的芸芸众生。在这些反映民生悲欢的感人 画面里,透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的一腔深情。
最后由周海婴讲话。他感谢这本书的出版,了却了家庭的一个愿望。他说,这 是目前最好的典藏本。这是一个库。我母亲(许广平)说过,要把父亲的资料交给 社会,为社会所用,但有些文物看起来很不容易,需要层层审批。这是一本功德无
量的书。这是一库,可否再出二库?三库?
听了周先生和专家们的话,我深感欣慰。因为投入大,出版社为出这本书,冒 了很大的经济风险。他们的首肯表明了该书的社会价值。周先生用“功德无量” 一 词来形容此书,令我无比感动。我想,所有为此书出版付出心血的人们,都会感到 欣慰。
午餐后,他乘我们的车回家。我问起他的工作,他说他原是一个从事无线电技 术的人员,后当上公务员,曾任国家广电总局法规司副司长。他说他尊崇父亲的话, 没有文学才能,绝不当空头文学家。他热爱摄影,15岁时便拥有自己的相机,60 多年间拍摄过数万张照片。他笑着说他是广电总局仅有的一位在职老人。看到他身 体健壮,我衷心祝愿他健康长寿。他颇有自信,自认为生在长寿之家,父亲早逝有 特殊原因,两个叔叔周作人周建人均为高龄。可是,仅仅两年光阴,斯人已逝!
2009年春天,收到周海婴寄赠的回忆录《鲁迅与我七十年》,心中一阵温暖。 虽已有新版,但他赠送的是200
周海婴的胸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