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武训 [愧对武训].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武训 [愧对武训]

  仿佛真的又回到了“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的往古盛世,眼下,社会上关怀教育、热心办学的人正在多起来。东汉的大经学家郑玄说过,“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于闾里,朝夕坐于门”,这自然是件好事,但这回有“归教于闾武训 [愧对武训]

  仿佛真的又回到了“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的往古盛世,眼下,社会上关怀教育、热心办学的人正在多起来。东汉的大经学家郑玄说过,“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于闾里,朝夕坐于门”,这自然是件好事,但这回有“归教于闾里”经历的不是“仕焉而已者”,倒是另部分人。报上有消息说,河南省某县在对社会力量办学状况做检查时,发既有个办学点上,一名本来的杀猪者正在给孩子们授课。询问后才懂得,该屠户是由于近来体力不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营生干不了了,这才改行“办学”,而该校的“教师”便是这屠户夫妇俩。在另一处,检查人员又发现一种杀牛卖牛的,摇身一变,也成了“校长”。她招来近百名学生,用一所老房子做教室,桌上还供着“神位”。
  说这番话,倒不是对屠夫这职业有什么不敬之意。屠沽之辈里照样也可以出人才。韩愈在《送董邵南序》里早就说过:“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既然屠狗者可以“出而仕”,杀猪宰牛的固然也可以当“校长”。问题并不在这里,问题在于:这些所谓“校长”和“教员”,办学的动机实在有点儿不那么纯正。她们自身既不具办学的资质,而招徕学生的目的,又只是为了从学生身上赚钱。把办学等同于操刀割肉的生意,这样的学校,其实只是“学店”而已。
  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了一位勉强可算“古人”的古人,那便是清朝末年的武训。武训这个人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因电影《武训传》的被批判而大大扬名了一阵,目前懂得的人恐怕要少得多了。她的身份似乎比屠户更加不如,简直是一种乞丐。然而偏偏要位卑言高,提出了“修个义学为贫寒”的标语,到处张罗,“行乞兴学”。她以乞讨所得,不仅办起了几所义塾,成了“校长”,并且还资助山东馆陶、临清等地的书塾,成了今之所谓“校董”。对于这样一位特殊的历史人物,当时批判的核心见解是她兴学的目的不对,乃是为了“争得宣传封建文化的权利”。今天看来,这实在有苛求前人之嫌。试想,在当年武训兴办的义学里,除了老式《三字经》、《千字文》或《四书五经》,固然不也许设立“声光电化”或其他什么“反封建”的学科。武训不是教育的改革家,充其量但是是个爱幻想的农民而已。何况直至她去世的那一年,梁任公才在《变法通议》里提出了“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的主张,新式学校刚刚有了一点轮廓。也许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评价的,武训身上值得肯定的一点,只在于她那种为贫寒人家子弟募款兴学的执着精神。她兴办的学校,从不以获利为目的。据说她常常来回于学塾间,遇上师之勤于事者则叩谢之,遇师之不勤或生徒顽梗不受教者则跪泣劝之,弄得师生们“咸相劝勉”,再也不好意思偷懒,还真有点儿敬业精神。时下,我们某些专把眼光盯住学生腰包的办学者,和她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有道是,当今市场,最佳赚钱的不外乎两种对象。一是妇女:化妆品、减肥药、时装首饰,大把掏钱,乐

武训 [愧对武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