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河北省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桃城区衡水法帖拓印技艺所属地区: 河北·衡水·桃城区文化遗产名称:衡水法帖拓印技艺遗产编号:1—8— 8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申报日期: 2007 年申报人/申报单位:衡水桃城区遗产级别: 省联系方式: 衡水湖畔的阎庄,是衡水法帖的产生地。衡水法帖形成于明永乐年间,燕王扫北,该区域战事频发, 民不聊生, 为了躲避战争, 人们奔走他乡, 以贩卖笔墨糊口度日。该村一位姓阎的老汉非常酷爱书法艺术, 在贩卖笔墨的过程中, 见碑便拓, 见帖就求, 为了扩展生意, 便萌生了自己刻板拓帖的想法,此后便开始了卖帖的生意,经世代传承流传至今。衡水法帖拓印技艺自明代形成以来,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雕刻、拓印、制作技术方法。雕刻帖板的木材, 主要是选择平原地区生长缓慢、木质较硬、纤维较短的杜木、梨木、枣木和桃木,这些木材雕刻时不易走刀、跑刀,木板便于搬运保存。衡水法帖大多以阴刻为主, 雕刻采用直立刀法,陡刀立线、层层起底的方法; 拓印工艺有锤拓、擦拓、蝉翼拓三种方法, 拓片大多为毛边纸和宣纸, 因为毛边纸和宣纸纤维较长、拉力强、不易破损, 纸湿后能凹到字体内。锤拓主要是多次着墨, 着墨均匀, 拓片品像好, 但费时费工。擦拓是一次性着墨, 对纸的干湿和技术要求严格, 此技术不易掌握, 容易把纸擦破。在衡水( 阎庄) 法帖五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拓印技法。从征集到的八百多张帖片中,锤拓、擦拓和蝉翼拓拓片均有。而且风格各异, 锤拓、擦拓纸黑字白, 反差强烈, 蝉翼拓纸如蝉翼, 斑点透明,黑白相间。衡水法帖的内容积极向上, 思想性强。所拓的帖片, 字体齐全秀美, 自然古朴, 气韵生动, 真实地反映了原作品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名家名帖居多,有《兰亭序》、《神童诗》、《治家格言》、《读书训》、《赤壁赋》、《道德经》、《千字文》、《十三行》以及字组画、楹联等。字体有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等。衡水法帖拓印工艺是古老的复、印刷艺术, 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通过这种古老的复、印刷技术, 历史上众多的名家名帖才得以流传下来。衡水法帖作为载体,为中华民族独有的书法艺术的传承、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州市深州形意拳所属地区: 河北·衡水·深州市文化遗产名称:深州形意拳遗产编号: 1— 12 —5 遗产类别:杂技与竞技申报日期: 2007 年申报人/申报单位:衡水深州市遗产级别: 省联系方式: 形意拳是我国三大著名内家拳拳种之一( 形意、太极、八卦), 位列中国四大名拳。但是, 形意拳的风格却是硬打硬进,几如电闪雷鸣,在内家拳中独树一帜。形意拳出现于明末清初, 为山西蒲州( 今永济) 人姬际可( 字龙峰) 所创。相传姬际可早年曾到嵩山少林寺苦学十年, 颇得少林秘传, 尤精枪术。当时正值天下大乱, 姬际可考虑到处于乱世可执枪护身, 倘若处于太平之世, 不带兵刃, 一旦遇到不测, 将何以自卫?于是他变枪为拳,取“以意为始,以形为终”之意,创编出迅猛雄悍的形意拳。后来, 形意碰撞逐渐衍化成三大流派, 内容也不断丰富。第一是山西派, 代表人物是山西祁县人戴龙邦。第二是河北派,代表人物是李洛能。李洛能是河北深县人,以经商为主, 拜戴龙邦次子戴文勋为师,苦学十年,人称“神拳李”,回到河北原籍后传授不少弟子,形成河北一派。第三是河南派,代

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