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2021/3/2
1
(一)双子叶植物纲 马兜铃科细 辛 Asari Radix et Rhizoma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上品。
据考古代产于华阴、高丽的细辛,分别与现代产于陕西的华细辛和东北所产的北细辛相状浅裂。裂片披针形。
[植物形态]
2021/3/2
21
药用大黄 叶片掌状浅裂,一般
仅达叶片1/4处,裂片宽三角形;
花较大,白色。
[植物形态]
2021/3/2
22
叶分裂程度:药用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
掌叶大黄
中裂
唐古特大黄
深裂
药用大黄
浅裂
2021/3/2
23
根茎呈类圆柱形、圆锥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黄(红)棕色,质坚实,横断面淡橙红色,颗粒性。皮部极狭,可见暗色形成层环纹、棕红色射线。髓宽广,有多数星点(异型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有砂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根类圆柱形,横切面则无星点。
掌叶大黄根纵切片
掌叶大黄根茎纵切片
掌叶大黄根茎横切片
星点
木质部
形成层
韧皮部
髓
[性状]
2021/3/2
24
、纺锤形或圆柱形。
,似马蹄形。
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根茎横断面星点凸起,成环或散在。
药用大黄
唐古特大黄
药用大黄根茎横切片
唐古特大黄根茎横切片
[性状]
2021/3/2
25
显微特征:
1、根横切面:木栓层与皮层大多已除去,韧皮部筛管群明显,薄壁组织发达,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射线较密,宽2~4列细胞;内含棕色物,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含多数淀粉粒。
2021/3/2
26
[显微特征]
根茎横切面:髓宽广,内含棕色物,散有多数外木式异形维管束(星点),形成层成环,类圆形,射线星状。
韧皮部
草酸钙簇晶
形成层
木质部
木栓层
皮层
木质部
形成层
射线
射线
髓部异型维管束
韧皮部
2021/3/2
27
异型维管束(星点放大图)
导管
射线
韧皮部
形成层
[显微特征]
2021/3/2
28
根茎粉末:黄棕色、具缘纹孔导管
。
1.大型簇晶 2.导管
掌叶大黄根茎粉末
药用大黄根茎粉末
唐古特大黄根茎粉末
1
1
1
1
2
2
3
3
3
[显微特征]
2021/3/2
29
2021/3/2
30
1.将大黄的95%乙醇提取物点于滤纸上,置紫外灯下显浓棕色荧光,不得显亮蓝紫色荧光(检查土大黄苷)。
2.微量升华得黄色针晶,高温则得羽状结晶,加氢氧化钠等碱液溶解并显红色( 羟基蒽醌类反应)。
[理化鉴别]
2021/3/2
31
1.致泻:泻下的有效成分为结合性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双蒽酮甙的番泻甙A作用最强,蒽醌甙次之。番泻苷本身不具泻下作用,经肠内细菌代谢后,转变为8-葡萄糖大黄酸蒽酮(8-glucosylrheinanthrone)并进一步转变成大黄蒽酮,后两者直接作用于大肠,增加肠蠕动,产生泻下作用。 2.抑菌: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为抑菌有效成分。
李 没 食 子 苷 ( rhatannin ) 成 分 以 腹 腔 给 药 注 射 於 家 兔 ,降低血清尿素氮(BUN),改善肾功能。
4. 此外,还有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止血、收敛、
利胆和降血脂作用。
药理作用
2021/3/2
32
性寒,味苦。能泻热通肠、凉血解毒、祛瘀血。
炮制: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
功效
相关处方:
茵陳蒿湯、乙字湯、桂枝加芍薬大黄湯、三黄瀉心湯、潤腸湯、大黄甘草湯、大黄牡丹皮湯、大柴胡湯、大承気湯、治打撲一方、治頭瘡一方、調胃承気湯、通導散、桃核承気湯、防風通聖散、麻子仁丸
2021/3/2
33
同属植物河套大黄R. hotaoense. 华北大黄R. franzenbachii. 及天山大黄R. 。根茎均无星点。
藏边大黄Rheum emodi (根茎有星点),用于胃肠炎症;外用止血、消炎、愈伤口。
河套大黄
华北大黄
天山大黄
藏边大黄
[附注]
2021/3/2
34
何首乌 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的干燥块根。
植物形态 性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药理功效 附注
2021/3/2
35
生药鉴别细辛牛膝大黄何首乌川乌附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