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手部屈肌腱损伤康复.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手部屈肌腱损伤的康复
1
内 容
解 剖 学 基 础
1
手 术 概 况
2
康 复 概 述
3
各 期 康 复
4
2
浅层:桡侧屈腕肌、尺侧屈腕肌和阻力)
1、弹力带敷裹各个手指
2、捏指法
3、逆行性按摩
4、抬高患肢
5、冷压
6、交叉摩擦按摩和硅胶垫进行瘢痕护理(伤口愈合后)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25
被动活动
在夹板内进行,掌指关节保持屈曲
1、被动屈曲近侧指间关节
2、被动屈曲远侧指间关节
3、同时被动屈曲远、近侧指间关节至最大限度
10遍/次,2小时/次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26
主动活动(保护和监督下进行)
1、 腱固定
去除夹板,在治疗师的保护下进行
直到能轻松地使手和腕部从一个体位被动移到下一个体位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27
2、可控制的主动活动
患侧腕关节背伸20°,同时被动屈曲手指至全握拳位
患者用力主动保持这一位置
然后被动屈曲腕关节,在治疗师将掌指关节于阻断在屈曲75°时,患者主动伸直各指间关节。重复10次
然后被动伸腕20°,在掌指关节屈曲75°,近侧指间关节屈曲70°时使患手处于直握拳位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28
活动顺序:
水肿控制
被动屈曲关节
被动腱固定
保护位置下可控的主动屈曲
这个顺序有助于减轻因水肿和关节僵硬引起的拉力和肌腱活动受限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29
家庭训练计划
1、被动活动练习,2小时每次
2、如果患者能100%的胜任治疗,加做腱固定活动和可控制的主动活动练习
3、瘢痕治疗,每天两次
4、必要时,进行水肿治疗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30
晋级标准
根据伤口愈合情况
术后第三周起每周测ROM,确定屈曲受限程度
缺少型:第一阶段延长至术后第六周
反应型:术后第4周进入第二阶段
无反应型:术后第3周进入第二阶段,继续增加肌腱的负荷直到变成反应型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31
注意事项
全程佩戴背侧阻断夹板,做个人卫生和特殊练习时可去掉
腕关节和手指不能同时伸直
指神经损伤:根据手术医生的意见定位指间关节(轻度 屈曲)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32
治疗目标
增加肌腱滑动性
减少粘连形成
增加受累手指的主动屈曲度
术后第二阶段(3-6周)
33
夹板
无屈曲受限,继续用背侧阻断夹板
有屈曲受限,应用改良的背侧阻断夹板(腕关节中立位,掌指关节屈曲30°-45°)
如果屈曲受限对治疗无反应,在术后4周去除背侧阻断夹板
术后第二阶段(3-6周)
34
被动活动:继续第一阶段
被动保持握勾拳腱(肌腱吻合点处的张力最大,因为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的肌腱滑动差别最大)
术后第二阶段(3-6周)
35
主动活动
逐渐进行主动腱固定活动:
平拳、直拳、勾拳、全握拳
术后第二阶段(3-6周)
36
家庭训练计划
增加主动腱固定练握拳、握直拳、勾拳、复合拳
增加每组练习的重复次数
将家庭练习次数减少到每天3次
术后第二阶段(3-6周)
37
注意事项
继续佩戴背侧阻断夹板,除非患者的屈曲受限无反应
观察指间关节的屈曲挛缩情况,必要时用背伸夹板固定
腕关节和手指不能同时进行主动或被动伸直
术后第二阶段(3-6周)
38
晋级标准
根据伤口愈合情况
依据肌腱滑动性,确定屈曲受限程度
缺少型:延长第二阶段至术后第8周
反应型:术后第6周进入第三阶段
无反应型:术后第4周提前进入第三阶段,继续增加肌腱的负荷直到变成反应型
术后第二阶段( 3-6周)
39
治疗目标
1、到第8周时能完全被动活动
2、增加主动肌腱滑动和阻断锻炼
3、粘连形成受到控制
4、ADL自理
术后第三阶段(6-8周)
40
夹板
去除背侧阻断夹板(若没有屈曲受限,继续应用夹板保护至术后第8周,因为肌腱滑动良好说明瘢痕少、肌腱较弱)
继续应用PIP和(或)DIP背伸夹板,腕

手部屈肌腱损伤康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112770869
  • 文件大小1.81 MB
  • 时间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