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斜方肌损伤诊断及治疗.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斜方肌损伤诊断及治疗
敏感点:在检查病人时你会觉察身体上有些店在按压时特殊敏感,可以说明为触痛,这个点就叫敏感点。
激发点:筋膜激发点是在一束惊惶的骨骼肌组织的结节上觉察一个点,他特殊敏感并以一种特征性的方式引起或放射性难过。能是该肌肉持续性的收缩造成)
18
斜方肌第七激痛点
一个表浅性的激痛点,最有可能是皮肤性激痛点,而不是肌筋膜激痛点引起发生在同侧的上臂和大腿上竖毛反响-起鸡皮疙瘩。
19
斜方肌常见问题的
处理
20
一、斜方肌的自我牵拉的方法
将左手臂高举,然后绕过头顶正上方,扶住右耳,头部自然左倾。右臂耸肩再放松,尽可能地抻拉。换另一侧,动作相同。每侧8次,共做2组。
21
胸前拉肘
从这个动作牵拉可以促进斜方肌中部的肌纤维被拉长
22
23
24
二、上斜方肌开链训练
当斜方肌出现稳定性缺乏的时候,则须要对斜方肌进行力气的开链训练,已知的多见于C1轴线疾病,体位性低血压的人群亦可能多见。
25
耸肩   斜方肌训练比一般塑身训练都要简洁。其主要动作就是耸肩,也就是两肩向两耳方向上抬。就是这么简洁,没有什么更高难的技术或动作。   做耸肩练习须要的器械是一对哑铃、一个杠铃或有手柄的器械,只要能产生抗力即可。你只需双手握住器械的手柄,将两肩分别尽力向两耳方向移动,肩抬到最高处时,做顶峰收缩,稍停一会儿。然后,两肩缓慢下放,放到最低点时,感觉到双肩充分向下伸展。这项练习的运动幅度(即耸肩和放肩的过程中,两肩的移动距离)很小。   你可能常常见到一些塑身者做着比较困难的耸肩训练。比方,有人在做耸肩的同时,还前后转动两肩。其实,这样做根本起不到强化练习的作用,只能徒增危急。耸肩真正作用是使肌肉的收缩,也就是肌肉在对抗重力的时得到熬炼和强化,这和前后转肩毫无关系。所以,在做这项练习的时候,要确保两肩上下运动。
26
1杠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立姿,躯干保持挺直;两手掌心向后握杠铃杆垂于大腿前方,握距与肩同宽;两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限制住,把杠铃向上提起,直至两肩耸起接近耳侧,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限制住,渐渐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整个动作过程中头部和躯干处于自然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分析:该动作多为训练上斜方肌。与杠铃身后训练可能促进躯干的屈曲和伸展不同意义。同时依据肩胛骨处于轴线上—下做为灵位的一个训练依据
27
28
2背后杠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立姿,两手掌心向后握住杠铃杆垂于臀部后,握距与肩同宽;两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限制住,把杠铃向上提起,直至两肩耸起接近耳侧,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限制住,渐渐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整个动作过程中头部和躯干处于自然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29
30
3 哑铃耸肩(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立姿,两手各握哑铃垂于体侧,掌心向内;两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限制住,把哑铃向上提起,直至两肩耸起接近耳侧,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限制住,渐渐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整个动作过程中头部和躯干处于自然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31
32
4俯身哑铃耸肩(斜方肌中部、菱形肌——位于斜方肌的深面,为菱形的扁肌,起自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的棘突,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作用是使肩胛骨向脊柱内收靠拢)
  立姿,两手各握哑铃,掌心向内;躯干前倾至几乎与地面平行,脊柱保持自然位,两臂自然下垂;两臂伸直(不用力),以斜方肌的收缩力限制住,把杠铃向上提起,直至两肩胛骨内收靠拢,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限制住,渐渐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留意分清应当是屈肘位—伸肘位;前臂旋前---旋后;肩关节在90度之上—之下
33
5肩胛骨下压(斜方肌下部)
  坐于拉力器的坐垫上,两脚自然踩地,大腿前上部顶在海绵垫下方;两手臂伸直握住拉杆两端,掌心向前,握距稍比肩宽;躯干与地面垂直,手臂处于拉伸位;以斜方肌的收缩力限制住,两肩胛骨内收靠拢,将拉杆尽量往下拉,使斜方肌处于“顶峰收缩”位,稍停;然后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限制住,渐渐放松还原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每组做8-10次,重量尽可能大。
34
治疗
手法与注射治疗。
35
36
37
38
39
40
41
斜方肌痛点分布与应用探讨
摘要目的:验证分析压痛点与激痛点理论在斜方

斜方肌损伤诊断及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57281760
  • 文件大小8.22 MB
  • 时间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