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区规划浅析
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城市住区规划和建设在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指导下,进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居住环境的形成,不仅取决于住宅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更取决于建筑群体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城市住区不仅要有生活居住气息,而且要反映出生气勃勃的时代精神风貌。因此,城市住区规划应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将建筑、道路、绿化等各种物质要素运用规划、建筑以及造园的手法,构造完整的、丰富的居住空间。
二 当今城市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城市住区设计模式单一
目前城市住区开发建设中,能够充分考虑与周围原有自然环境融合的楼盘很少,大部分都是先进行三通一平,摧毁了原来的一切自然景物,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人工雕凿的痕迹非常严重。城市住区内的建筑物也采用行列式、并列式、兵营式的简单布局,千篇一律,很少有小区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更不用说人文气息和经典精致了。而事实上,这种先清除,再建设的方式,同时也加大了开发商经济上的投资和施工难度。
2 城市住区设计不够人性化
有的开发商为了片面地追求建筑面积、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以便得到更高的效益,在设计时违反设计原则,不考虑住户的适居性,在通风、采光、楼间距、配套等方面根本达不到要求,在户型设计中出现很多所谓的“黑房子”。笔者最近在西安看见一个在建楼盘,1~4层为商业裙楼,4层以上为几栋住宅塔楼,其中的一栋塔楼与临近的一座高层住宅间距看上去不到2m,相邻的房间的光线完全被彼此遮挡,只要进房间就要开灯。而且,双方的窗户距离很近,根本达不到安全要求。这样的房间哪有舒适性可言!
3 城市住区公共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许多开发商在开发的过程中,为了节省资金,在公用设施方面大打折扣,能少建的尽量少建、能不建的尽量不建,致使住区内的公用设施不够完善。尤其是少数居民的特殊要求更加不能满足,例如:无障碍设施、特殊健身器材、停车场等。这就导致了居民生活中存在了许多不便,更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笔者现在所住的小区,没有停车场,住户的车辆都停在不算很宽的小区道路两旁或是人行道及部分住区公共活动场地上,特别是晚上,道路就成了停车场,人流、车辆通行艰难,同时占用消防通道也造成了消防安全隐患。
4 城市住区片面强调绿地面积
由于在规划审批时,要求小区建设必须留有一定的绿地面积。另外,开发商为了吸引居民购买,也常常把绿地面积的大小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片面地追求绿地面积,不考虑实际情况和自然条件,大面积地种植草皮,一旦养护不到位,过一段时间就会枯萎,反而造成大量浪费。事实上,绿色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生态之所以平衡就在于物种的多样性。城市住区生态环境,应该从考虑生态多样性出发,多种物种共生种植,草皮、花木、灌木、乔木交错种植、错落有致,使整个住区一年四季都能鸟语花香、绿树成荫。
5 城市住区公共设施维护不到位
这主要与资金投入和后期的管理有关。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获得利益始终是第一位的。起初为了销售,在宣传过程中夸大其词,前期投入相对比较认真,但是,一旦房子售出,开发商对后期的维护就存在敷衍了事的态度。这种现象需要政府加强监管
城市住区规划浅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