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
秋季卫生保健知识
秋季秋高气爽,空气宜人,但秋季气候枯燥,早、晚温差较大,所以要加强对孩子的护理。
1、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秋季肠泻、肠炎〕高发季节。家长一定厚度超过15毫米时,衣服空气对流明显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另外,皮肤血管扩,增加了散热,但降低了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误区二:受冻后先暖手脚
这样做日后很容易生冻疮。正确的方法是,在距取暖器不远的地方,将裸露的手脚互相搓擦,使手脚的温度自然上升,待皮肤外表变红时,再移到取暖器旁或放入热水中取暖。
误区三:戴口罩防感冒
-
. z.
鼻子吸进的冷空气,经过弯弯曲曲的管道,进入肺部时,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这种生理功能能通过锻炼得到增强,从而提高耐寒能力。
三、秋防冻疮好时机
冻疮是冬季的常见病。手、脚、耳部和颜面部是冻疮的好发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局部,当气温突然降低时,末梢血管的血液流速变得缓慢。温度低于10℃时,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使静脉回流不畅而出现淤阻,体温度不能循环到体表,致其冻伤而引发冻疮。故预防冻疮应针对其发病机理,提前采取措施,以便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预防冻疮的措施是:
一、秋后即开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二、入冬前坚持用冷热水锻炼血管。取一盆冷水和一盆热水,先把手脚浸泡在冷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热水中,如此每天反复进展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功能,减少冻疮发生。三、保持手脚枯燥和暖和。机体受凉后不能立即烘烤或用热水浸泡。鞋袜和手套要宽松舒适,防止局部受压,促进血液畅通。四、提前局部应用药物预防。下面两种药物能起到活血化淤、通经活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成效,从秋天开场即经常在冻疮好发部位搽洗,对预防冻疮有良好效果。〔1〕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7天后使用,每日涂搽2—3次。〔2〕三七重楼液。三七、重楼、红花、赤勺、鸡血藤〔药店有售〕各适量,水煎取液,用于局部搽洗。
四、秋季保健重在肺
根据祖国医学的观点,秋季肺脏保健当列为先。
-
. z.
〔一〕喝水益肺
秋季养肺的最简便一招是积极补充水分。秋季气候枯燥,使人体大量丧失水分。据测算,人体皮肤每天蒸发的水分约在600毫升以上,从鼻腔呼出的水分也不下300毫升。要及时补足这些损失,秋天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也可直接从呼吸道“摄〞入水分。原理是肺“开窍于鼻〞,通过吸入水蒸汽而使肺脏得到水的满足。方法很简单: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对准茶杯吸入,每次10分钟左右,早晚各一次即够。
〔二〕食粥养肺
进入秋天后,一日三餐之食物宜以养阴生津之品为主,如芝麻、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萝卜、蔬菜等柔润食物,少吃辛辣燥热之品,必要时可服补品,但应清补,不可大补。以下药粥值得一试:
1、银耳大米粥:银耳5克,发泡后参加大米50~100克淘净同煮。然后加蜂蜜适量,搅匀即可。
2、莲藕大米粥:莲藕10克洗净切碎,大米50克同煮。煮成后可加蜂蜜。
冬季防病就两招
医学专家指出
秋季卫生保健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