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新进展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静脉输液的定义:是将一定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体内。
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静脉输液的现状
留置针型号:
能满足治疗需要的最小型号导管,以减小导管对血管内壁的刺激
留置针固定
延长管U型固定
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1. 纱布敷料每48小时更换1次,若其完整性受到破坏、污染时立即更换
敷料选择
,部分脱落随时更换
ps:如纱布敷料与透明的半透膜敷料一起使用,应被视同于纱布敷料,每48小时更换1次。
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导管
穿刺
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强调要有一定的擦拭力量,即摩擦力,才能将附着在接头粗糙表面的微生物去除,通常我们擦拭15秒。
,否则每7天更换1次
输液接头的管理
、完整改受损或取下输液接头后,均应更换新的输液接头
,必须与导管或输液管路一同更换,其中任何一部份的完整性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导管维护
肝素盐水
成人:10-100U/ML
小儿:1-10U/ML
生理盐水
20或10ml以上注射器
采用脉冲正压式封管(须边推边退)
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输血前或中有抽血、输血或其它粘滞性药物,应用20mlNS,使用脉冲式冲管后现给药
导管维护
输液前或中有推荐使用无缝线固定的导管以降低导管穿刺相关的感染风险
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2016 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概述
1980, 1990, 1998, 2000, 2006, 2011, 2016
随着输液护理的科学和研究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临床实践因不断进行的研究而不断发展,而《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为我们提供一个指导临床实践的框架,且具有重要循证意义.
3
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2016 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
2016年最新修订版本(第七版)
以循证为基础,更新输液理念 更具实际操作指导意义
以最新临床研究为依据的操作指南
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主要结构目录
一、输液治疗实践 附录:新增标准
二、护患安全 — 静脉输液团队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 — 新的插图
四、输液装置 — 扩展的专业词汇
五、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与植入
六、血管通路装置管理
七、血管通路装置相关并发症
八、其他输液装置
九、输液治疗方法
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标准1. 患者护理
u 可适用于所有血管通路装置置入,维护或实施输液治 疗的场所
u 实践是基于医疗机构制度,程序以及书面方案
u 关注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第二十页,共三十一页。
任何人
专业人员
穿刺人员的变化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标准4. 静疗输液团队
新增标准
u 适用于满足患者和医疗机构需求的服务
u 血管通路装置的置入和维护交由专人/专业团队(I)
u 为了扩展并提升证据等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外周静脉短导管
– 选择最可能完成全程治疗的穿刺部位(IV)
• 在前臂部位可以增加留置时间,减少留置期间的疼痛, 有助于自我护理,并防止意外脱落和栓塞
• 不要使用下肢静脉,因为它会导致组织损伤,血栓性静 脉炎和溃疡(IV)
– 对血管穿刺困难和/或静脉穿刺尝试失败后的成人和患儿使用 超声技术(I)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外周静脉置管首选穿刺部位变化
从末梢到近端
INS标准33:应在上肢的末梢 区域按常规开始部位选择,后 续插管应接近以前的插管部位
首选前臂
前 臂
前 臂
INS标准27:在前臂部位可以增加留 置时间,减少留置期间疼痛,有助 于护理,并防止意外脱落和血栓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标准33:穿刺部位的准备和导管置入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标准34. 无针输液接头
u 含消毒剂的被动式消毒帽可减少内腔微生
静脉治疗新进展x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