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计划方案.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计划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计划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计划方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
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古城浚县的资源优势,仔细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1、教师开发课程的过程
1)仔细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资料,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
(2)收集相关古城浚县文化方面的资料:古城自然环境、古城的名胜遗迹、古城丰厚的文化、古城的人文风情、古城风俗习惯。
3)确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确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主题——“古城的风土人情”。古城的资源我们要好好利用,编写教材时我们一是将用学生的习作来介绍古城,激倡始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二是我们充分利用古城的资源展开教育活动,在教材编写时融入多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如摄影、小导游、环保小卫士等。教材使用对象:中学。
2、学生开发课程的过程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计划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计划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计划方案
1)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宣传建设校园文化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对古城风土人情有初步的认识。
2)发动学生收集相关古城文化方面的资料,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理。
3)建立学校研究杨桥古城文化活动兴趣小组,将古城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联合,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范围。
(二)课程的实施
1、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2、建立编委会。
古城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研究——《走进古城—浚县》
3、课程开发的规划
①准备阶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收集资料。
②制定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
③使用编写的教材,并收集建议。
④完善、改正校本教材,并正式定稿。
4、制定计划,保证课时。
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将校本课程的实施归入了详细的讲堂教学计
划,每2周安排一课时,时间确定在周三下午的第三节课,要求课程
活动与班队活动相联合,由班主任老师担当这门课程的教学。
5、探索课程评论体系。
(1)教师评论。
评论内容①对教师的备课笔记、教学研究情况进行客观的评论。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计划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计划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计划方案
②对教师实施过程的中动向生成性资源及其创新行为进行激励评论
③对教师达成课程计划的情况进行评论。
评论办法①教师自我评论。②学生民主测评。
(2)学生的评论
评论内容①学生参与活动。②学生能力的提升情况③情感体验情况。④获得成就的情况,包括收集信息的数量、质量、创立性成就。
评论办法①学生自评互评。②教师对学生评论,采用书面知识和实践活动成就相联合③家长助评,采用“家长助评表”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计划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双韵芝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2-06-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