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高铁时代一小时交通圈改城市心理距离 2010 年8月 14日, 京沪高铁北京段大兴, 与京港高速公路交会转体桥附近, 最后一块灌浇梁的脚手架正由工人拆卸, 用吊车往卡车上装。这意味着北京段结束线下基础工作, 即将开始线上铺轨。 2010 年5月6 日,成灌快铁正式运行进入倒计时,都江堰车站,和谐号列车正在进行试运行。众多都江堰市民提前体验快铁带来的全新感受。 2009 年 12月 26 日上午 9 时,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广州北至武汉的 G1226 次列车从新广州北站火车站开出。原计划 2011 年通车的沪汉蓉高速铁路将提前至今年 8 月底通车。今后,从南京到成都坐火车的时间将缩短至 9 个小时左右。 1978 年的秋天, 邓小平在日本考察新干线时说:“像风一样快, 我们现在很需要跑!”当时,国外高速列车时速已达 300 公里,而中均时速仅为 43 公里。 2009 年 12月 26 日,正式通车的武广客运专线,成为世界上运行速度最高、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 21 世纪以来, 铁路再一次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高速度、大运力、全天候、省能源、更环保的高速铁路,成为引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目前, 中国正飞速进入高铁时代。在高铁时代速度与力量的强烈冲击下, 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面临着现实的新选择。中国用 6 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世界铁路发达国家一般用 30 年的历程据媒体报道, 2009 年 10月, 俄罗斯联邦总理普京访华并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两国签署中俄发展高速铁路备忘录,中国将帮助俄罗斯建设高铁。 2009 年 11月, 美国通用电气和中国铁道部签署备忘录, 双方承诺在寻求参与美国时速 350 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项目方面加强合作。今年 7月 13 日,巴西正式开始为建设全国第一条高速铁路招标,中国有关企业表示参加投标。7月 12 日到 15日, 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到访中国期间, 与中方签署金额高达 100 亿美元的多项铁道科技出口合约,这是中国近年来出口铁道科技最大的一笔交易。有数据显示,中国生产的机车、动车及零部件遍及世界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高铁出口表明,中国在找到新经济支撑点的同时,又占据未来能源利用制高点。铁道部一位负责同志介绍, 今后几年,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将进入全面收获时期。到 202 0 年, 我国新建高速铁路将达 万公里以上, 快速客运网将达到 5 万公里以上, 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 50 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 90% 以上人口。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 中国的高铁技术相对于德国、日本等有三个优势:“一是从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到客车制造等方面, 中国可以一揽子出口, 而这在别的国家难以做到。二是中国高铁技术层次丰富, 既可以进行 250 公里时速的既有线改造, 也可以新建 350 公里时速的新线路。三是中国高铁的建造成本较低,比其他国家低 20% 左右。”高铁让中国铁路扬眉吐气地站在了世界铁路发展前列。 2008 年8 月,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教授介绍中国高铁技术时表示: “中国用 6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世界铁路发达国家一般用 30 年的历程,形成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据报道, 高速列车是高速铁路的核心技术之一, 也是世界各国
中国进进高铁时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