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过度,底线失守
高卜小学 李鸿玲
前日浏览网页,被上海的一篇新闻雷倒“上海将要对我们应用已久的‘X’下手,不日将要用其他符号来代替‘X’,追究其原因,是因为‘X’太刺眼,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损学生面子。”
读到这里。宽容过度,底线失守
高卜小学 李鸿玲
前日浏览网页,被上海的一篇新闻雷倒“上海将要对我们应用已久的‘X’下手,不日将要用其他符号来代替‘X’,追究其原因,是因为‘X’太刺眼,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损学生面子。”
读到这里。我就在想,我们的孩子是怎么了,我们的孩子难道真的这么容易受伤?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舜的故事。
“舜耕地,牛不走道,舜鞭己不责牛。”外人对此不解:牛不守规矩,你为何鞭打自己?舜认为,牛不走该走的道,是自己没有引导好,责任在己不在牛。舜的迂腐顾不可信,因为他老人家已经仙去,而我们的教育却要“活学活用”用这个故事来解释说:“学生犯错,是老师的责任。”所以,面对学生违纪,教师不能责备学生,而要多从自身找原因,这就是一些“专家”所说的“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好像一个老师如果不是万能的,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这对教师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看待问题应该客观,而不是一边倒,“一棍子打倒一船人”是明显错误的。
对待学生,应该宽容,少批评,多表扬,放大优点以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信心和斗志,但是,没有底线的宽容就会变成纵容。教育的现状是这样的:一边是日益难管的学生,一边是高高在上、不切实际的指责,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便是束手束脚啥也敢管的老师。现在的教育改革给了学生宽松的氛围:不准排名次——害怕学生承担不起;不准批评学生——害怕伤害学生的心灵;犯了错误也要表扬,那是给学生人文关怀。但现实是这样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的压力逐渐加大;高考严格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游戏规则在进行,没有分数就没有成绩,没有成绩就没有未来,所有的高中生都在为分数在“拼命”;遵纪守法倒换罢了,一旦触犯法律,违法乱纪,法律就会严厉的追究责任,对任何人都不会“徇私情”。
表面上看来,法律赋予了老师教育学生的权力,其实不然,人们给教师戴上沉重的枷锁,却希望老师们轻松地跳出优美的舞姿;有人把学生溺爱成了轻飘飘的棉花糖,却要求老师们用铁锤把它炼成锋利的宝剑;有人把教育权力弱化成了一把薄纸刀,却要老师用它去修理杂乱枯枝;有人把教师生活压成了一张弓,却还要教师们用这张弓来弹奏美妙的乐章。
教育需要雕琢,就会有疼痛;
宽容过度,底线失守李鸿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