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微谈
“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早已向我们阐释了诗教的重要性。在“国学热”的推波助澜下,古诗词的学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古诗词教学方面,前人已有了大量的研究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微谈
“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早已向我们阐释了诗教的重要性。在“国学热”的推波助澜下,古诗词的学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古诗词教学方面,前人已有了大量的研究。据诸多典籍记载,吟诵为几千年来国人流行的读书方式,自古以来始终是文人雅士们传达情感的重要手段。而且,作为古代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吟诵也同样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笔者以为,在诗歌的情感传递方面,声音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倘若抛却声音而单就文字的字面内容进行分析,必无法全然领悟诗歌之妙。因此,在小學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尝试通过吟诵去感知古诗词的音律之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情和境进行积极探索。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活动在文化传承教育上,就如同是一次又一次返古寻根的旅程。
一、古诗词吟诵教学的知意功能
朱光潜曾道:“诗是情感的语言,而情感的变化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古诗词是被吟诵着创作出来的,是富含韵律的文字,既能表现诗人的情怀,又能为他人所感,引起共鸣。因而,声音节奏为古诗之核心,要学懂一首诗,须得能够抓住诗的声音。然而,在目前大多数小学古诗词教学课堂上,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基本都只停留在正音、解词、释意、记背等环节上。如此一来,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极易导致学生对古诗词失去兴趣,对诗词内涵的理解也就更加片面。吟诵教学是学生主动欣赏的过程,因此不同于以往学生的被动接收。吟诵可以让学生慢慢领悟到古诗词既有声音韵律的美感,又饱含情感。它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于声声咏唱之间,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意。如:学生学习了怀乡诗的吟诵后,在离家的月夜里,便可自然吟诵起“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若是送别诗吟得多了,遇上知交分别,则“劝君更尽一杯酒”“桃花潭水深千尺”“天涯若比邻”等赠别诗句便可脱口吟出。虽未作多余解析,于声声吟诵之间,学生早已对诗词大意了然于心了。
可以说,人类已有的普遍情感,均能在诗歌中一一寻觅,一一对应,借由吟诵这一抒情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因此,通过吟诵教学,古诗词不再是学生束之高阁的经典,而是成为他们在生活中抒发情感的名言佳句。
二、古诗词吟诵教学的入境功能
中国古代诗词往往用词简练、生动、准确。如:“竹喧归浣女”之“喧”,“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之“垂”“涌”,“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之“白”“青”等。用词精准、色彩鲜明的诗句,都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直接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并给予他们视觉美的享受。古诗词尤为讲究声律音韵的和谐,吟诵教学,不仅可以使古诗词变得朗朗上口,易于传诵,当古诗的和谐音韵通过吟诵得以表现时,也能给学生以听觉上美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既是吟诵的过程,也是学生入情入境的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吟诵学习后,学生自然而然便可以更好地体会诗人的审美情韵,进入诗人所描写的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怀。
三、
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微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