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2011年9月——2016年8月)
随着省标准化建设优秀学校的验收工作结束,我校在未来五年中将迎来大的变革、新的挑战,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下一个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必然是历史性的,决定着41中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值得我们竭尽全力去规划好的。
一、现状分析
1、学校概况
我校始建于1962年,位于道里区中西部地区,2007、2009年我校积极配合道里区“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先后有原16中和原136中并入我校,学校现拥有两个校区,,。
2、师资状况
现有34个教学班, 1522名学生,147名教职工,学历达标100%。其中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141人。学校具有高级教师职称44人,中一职称教师60人,各级各学科骨干教师58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19,区级骨干教师36人,学科带头人4人,参加过中考命题工作的有3人。
3、学生家庭状况
学生的家庭大多数都来自普通的工人、个体经营者,农民工的家庭,家长受过高等教育的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总体文化素质一般,对子女的教育大都处于简单化、表层化,缺乏素质教育理念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思想。较多家长迫于生活的压力,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教育孩子。把教育好子女任务都交给学校来完成,所以学校担子比较重。
4、学校硬件状况
今年的省标准化建设踏查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2011年4月份二校区“楼体加固”动工,8月份竣工。工建工程投入约530万,设备投入200万,使二校区旧貌换新颜。除此之外,我校又自筹资金在信息化上加大建设力度,投建两处电子阅览室丰富师生阅览量;如:教室内局域网,建立“数字图书馆”,其中纸质类图书10万册,多媒体2500条,具有多学科教学软件合计500GB。
5、管理现状。
我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下的制度管理。即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的核心地位,统揽全局并当好“班长”,行政各部门在校长统一领导、管理下相互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完成学校制定的目标、任务努力工作。学校管理顺畅、有效,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得到良好体现。学校管理网络化、信息化。
二、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需向更高的水平迈进,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从整体上看,我校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家长、学生的好评。但是,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来看,名优骨干教师的层次与数量还需加强与提升,专业引领作用还需要向更高层次迈进;部分青年教师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个体素质较好,需加大培养力度,尽快成长。
2、教育科研与新课改需进一步完美结合,
如何找准教育科研与新课改的有机结合点,真正形成科研课改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是我们当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学校发展思路:
(一)办学理念:为师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三风一训”1、校风:踏实做人,认真做事;
2、教风:敬业,乐业,精业,强业;
3、学风:勤学,会学,乐学,博学。
校训:师尽其道,生尽其责。
功崇惟志,也广惟勤。
(三)核心价值观:勤学问志信爱
(四)办学目标:办百姓满意的教育
总之,以师生的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深入探索“有效课堂”的实践模式
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