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环路热管研究.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环路热管研究
环路热管研究
1/25
环路热管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现代飞行器环境控制新技术
班级SY14055班学号SY1405514

)所示:
pcappvplpg
()
工质在毛细芯内的接触角具有自调节功能,根据式(
),毛细芯提供
的毛细压力随着接触角的变化而改变,从而保证式()一直成立。当蒸发
段毛细芯内接触角θe为零度,冷凝段毛细芯内接触角θc为90度时,毛细芯
提供的毛细压力达到最大值:
(pcap)max
pe
2cose
2cosc
2
pc
r
r
()
r
当热管内工质循环的总压降等于毛细芯所能提供的最大毛细压力时,热管的传热能力达到最大,即达到了毛细限。继续增大热载荷,毛细芯无法提供足够的驱动力,热管将无法正常运行。

热管作为一种具有超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在业界已广为人知,在军用
和民用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将热管应用于航天器热控制、电子器件冷
却以及工业余热回收等。与其它传热元件相比,热管具有很多优点:(1)热
管具有极高的传热性能,能以很小的温差远距离传输较大的热量;(2)热管
具有优良的等温性,蒸发段与冷凝段壁面温度分别接近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具有良好的温度一致性;(3)热管内工质的循环由毛细芯产生的毛细压力驱
环路热管研究
环路热管研究
5/25
环路热管研究
动,无需外加动力;(4)热管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能,蒸发段与冷凝段两者存
在很小温差时,热管便能迅速启动,实现热量的高效传输;
(5)对于水平放
置的有芯热管,热量传输方向具有可逆性,而对于重力热管,具有热二极管
(单向传热)的特性;(6)热管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可根据热源和热沉
的结构形式对热管结构进行一定的改变,如设置多个蒸发段或冷凝段,制成
平板热管或分离式热管等。
然而,传统热管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限制了它的传热能力以及广泛
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热管受到使用方位和长度的限制。如图
,在重力场
中,当蒸发段位于冷凝段上方会对热管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为毛细芯可能
无法提供足够的毛细压力去克服重力而使冷凝液体回流至蒸发段,即传统热
管的反重力能力非常差,尤其对于槽道热管,这是使用方位对传统热管的限
制。虽然根据式()可得,毛细压力随着毛细孔孔径的减小而增大,

采用减小毛细孔孔径的办法来增大毛细压力,但是减小毛细孔孔径的同时会
使得液体经毛细芯回流的阻力显着增加,甚至抵偿或超过毛细压力增大的部分,因此,减小毛细孔孔径无法彻底解决使用方位的限制。此外,对应一定的热载荷,热管的传热距离存在一定限制,这是因为液体回流阻力随热管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工质循环的总压降可能超过毛细芯所能提供的最大毛细压力,造成蒸发段因供液不足而烧干,热管无法正常运行,这是长度的限制。
环路热管研究
环路热管研究
6/25
环路热管研究


回流方向



其次,传统热管内有携带现象发生。由于热管内蒸气和液体直接接触且
流向相反,导致蒸气对毛细芯内的回流液体施加剪切力。当蒸气流速较高时,可能将气液界面的液体以微滴形式携带回冷凝段,同时液体回流受阻。携带
导致所需的工质循环量增大,当液体回流不能满足循环量增加时,蒸发段就会烧干。携带现象是限制传统热管传热能力的因素之一。
最后,传统热管安装不够灵活方便。传统热管的管壳通常是铜、铝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只允许一定程度的弯曲,在一些复杂的安装场合应用往往受到限制。

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
环路热管(LoopHeatPipe,LHP)一般由蒸发器、冷凝器、储液器以及
蒸气和液体管线构成。,与早期结构的
显着区别是将液体回流管线引入到蒸发器中心,这段回流管线称为液体引管。

LHP的工作原理:对蒸发器施加热载荷,工质在蒸发器毛细芯外表面蒸发,
环路热管研究
环路热管研究
7/25

环路热管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秋天学习屋
  • 文件大小456 KB
  • 时间20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