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法律对策的研究的论文.doc浅谈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法律对策的研究的论文论文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障法律对策论文摘要: 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了相关法律的问题. 通过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基本特征,以及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提出在发扬中国古老的家庭式养老传统同时,还应加强老龄理论研究,提高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社区建设水平,使全社会都重视老龄化问题,关怀老年人,依法对老年人给予全面的保护. 一、引言 1999 年,世纪之交,千年之交,这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待殊意义的一年,因为 1999 年标志人类进入长寿时代和人类社会进入全面老龄化的时代。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aging) 又称“人口老化”。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取决于死亡率和出生率( 除去人口迁移因素) ,而出生率的下降则是加速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中国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的自身问题, 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引起的相关法律问题,必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目标的实现,促使全社会重视老年人问题,关心老年人问题,依法对老年人给予全面保护。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基本特征(一)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1982 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全会”规定: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 10% 以上,或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7% 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就是老年型国家或地区[[3] 。. 一份由 csis 提交的最新调研报告《银发中国》称:“ 35 年前, 中国儿童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是 6:1 ,而往后的 35 年,这个比例将颠倒过来,老年人口将是儿童人口的 2 倍。人口预期寿命由 194 9 年的 41 岁延长到了现在的 70 岁。另一方面劳动人口的数量也急剧下降,到 2050 年左右,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总数将比目前减少 18%- 35% 。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寿命延长是推动中国老龄化和劳动人口相对数量下滑的两股基本力量。”(二)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高,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地区发展严重失衡,与其它一些老龄化相比,中不相适应,即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承载能力极为薄弱阎。与先期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有四个鲜明的特征: 第一、老龄化速度大大快于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从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用了几十年直至上百年,而我国只用了近 20 年时间。第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老龄化的发展速度上是有很大的差异性。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人口己经开始老龄化,经济尚不发达的地区人口年龄结构还相对年轻。上海 1980 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青海、宁夏则要到 2010 年左右才能到达,相差约 30 年。第三、拥有老年人口的绝对数最大。到今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 亿,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 20%0 第四、中国人口老龄化是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的。发达国家大多是“先富后老”,经济发展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是尚未富裕却“老”了,这就增加了我们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三、人口老龄化和对杜会和经济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老龄问题也日渐突出,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保障问题突出。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停产关闭,离退体职工不能及时、足额领到养老金,造成生
浅谈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法律对策的研究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