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二甲复审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及分等标准和评审核心指
(2018版)第能
第一章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一、医院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明确医院发展战略,有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落实。
二、围绕医院中长期务。
(三)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工作,有具体规划、实施方案,提供培训条件及资金支持。
(四)有鼓励医务人员参与中医药科研工作的制度和办法,开展与本区域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临床研究与临床经验总结研究等,并提供适当的经费、条件与设施。
第二章 患者安全
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二、确立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
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管理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四、有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五、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和压疮发生。
六、有医院感染风险防范机制,保障患者安全。
第三章 医疗质量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
(一)建立健全本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细化并严格遵守18项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核心制度,院长为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领导与决策职能。
(二)合理设置医院质量管理组织,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记录质量管理活动过程,为院长决策提供支持。
(三)有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有医疗关键环节与重点部门管理标准与措施。医疗、护理等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全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承担指导、检查、考核和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四)建立与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临床诊疗指南;有医疗技术(包括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重点医疗技术和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全院医疗、护理、医技质量实行监管,并建立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五)科室负责人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第一责任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接受质量管理培训,具有相关质量管理技能,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二、医疗技术管理
(一)医院提供与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医疗技术服务,符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行业规范的要求,符合医学伦理原则,技术应用安全、有效。
(二)有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医疗技术管理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与管理办法。不应用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和淘汰的技术。
(三)制定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和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对新开展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经济性等情况进行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医疗技术风险。
三、医技科室质量管理
(一)临床检验质量管理
1.临床检验部门设置、布局、设备设施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服务项目满足临床诊疗需要,能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
2.有实验室安全流程,制度及相应的标准操作流程,遵照实施并记录。
3.由具备临床检验专业资质的人员进行检验质量控制活动,解释检查结果。
4.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5.实验室与临床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和途径,保证临床咨询及时受理与处理,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使用实验室信息的服务。
6.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对床旁检验项目按规定进行严格比对和质量控制。
(二)医学影像质量管理
1.医学影像(放射、超声、CT等)部门设置、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服务项目满足临床诊疗需要,提供24小时急诊影像服务。
2.建立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执行技术操作规范,提供规范服务,保护患者隐私;实行质量控制,定期进行图像质量评价。
3.提供规范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有审核制度,有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制度和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4.制定医学影像设备定期检测制度、环境保护、受检者防护、工作人员职业健康防护等相关制度,遵照实施并记录。
四、其他科室质量管理
(一)手术治疗管理
1.制定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实行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手术医师对授权知晓率100%。
2.实行患者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制度,制定诊疗和手术方案,落实患者知情同意管理的相关制度,并记录在病历中。
3.医院建立重大手术报告审批管理制度,有急诊手术管理措施,保障急诊手术及时安全。
4.有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制度,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符合规范。
5.手术的全过程和术后注意事项及时、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手术切除的离体组织应做病理学检查,明确术后诊断。
(二)麻醉治疗管理
1.制定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
2.实行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制度,制订治疗计划、方案,风险评估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3.履行患者麻醉前的知情同意(包括治疗风险、优点及其他可能的
中医院二甲复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