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丘陵城市新区控规实践与探讨.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丘陵城市新区控规理论与讨论
  摘要:针对我国是一个以丘陵地貌为主的国家和当前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的实际,围绕控规编制的根本原理,结合邵阳市桃花新城控规编制的实例,从“区域分析〞、“用地评价〞、“用地布局〞、“道路体系〞、“竖向规划〞、“用17线和桃花路。
  本次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依托城市山、水、林错落有致的资源优势,既符合时代精神又继承传统文化,既展现建筑景观又注重自然景观,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进一步调整规划区用地布局,优化功能构造,合理控制土地使用强度,完善根底设施,为最终将规划区建成湖南省高程度的都市产业中心之一,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山、水、绿、城〞交融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4.2桃花新城控规内容和特色
  4.2.1建立用地评价
  根据对规划范围内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的评价,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即先对规划区用地进展生态敏感性评价,分别划定一类、二类、三类生态敏感区,确定为桃花洞公园所在区域的孙家山、尖岭上、载木岭、刘家大山等山体,金子山水库及其周边的杨家山、陡山、鹞子岭、蔡家山、郑子岭等山体,湖口井水库以及周边的青山坡、雷宝岭、铜鼓岭、大园山等山体,南郊鱼塘,邵水河两岸沿线区域,南部的大山岭、高山头、天子山等山地为制止建立区,在此根底上,再对可供建立的用地适宜性进展评价。
  4.2.2空间布局
  规划以自然、生态、和谐为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先底后图〞为规划途径依赖,通过对规划区内水体、山体、植被等场地要素的解读和生态敏感性分析,构筑以“z〞字型生态内核和南部生态区为重点,外围生态圈为屏障的生态格局。在此为“底〞根底上再进展总体布局和专业规划,实现与老城区在经济、功能、景观、道路等方面有机延伸。
  规划注重规划构造和用地布局科学合理性,使建立规划能充分发挥效能。在总体构思的分析指导下,规划形成“五带(轴)、六区、七
  路、簇山、众水〞的空间构造,整体上展示出“西山东水〞、“南北山中间水〞的山水城市空间格局。山水分割下的每个城市功能区均为或“依山傍水〞或“群山环抱〞或“山绕水环〞,山水城市形象得到完美展示,彰显了“山、水、城、绿〞城市风貌特色。
  4.2.3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规划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工程量,少挖山、少填水,合理避让现有单位、居民点等建立区,直直那么直,因地制宜,既注重塑造山地城市道路自然曲线美的景观特色,又可实现道路建立的经济性和可施行性。道路宽度根据经济性和交通需要而定。
  4.2.4竖向规划
  规划确定了新城区的主、次干道控制点的高程,作为下一阶段的详细规划及道路设计的参考,设计高程统一采用黄海高程。考虑到该区域范围为典型的丘陵地区,地势高差较大,道路标高通过现状标高和各街区土石方平衡综合考虑确定,这样有利于减少工程量,同时也便于规划区土地的成片开发。场地竖向设计尽可能地接近场地现状高程,在坡高较大的地段规划形成台地。邵水沿江风光带路堤结合采用填土的方法,进步场地标高,营造沿河景观风貌。
  4.2.5城市设计
  规划注重城市设计引导。规划从建筑群体环境层面对各主要功能片区空间进展空间景观分析,对区内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中布局区、主要景观节点进展城市设计深化和引导。这些深化和引导是传统控规成果的延续和

丘陵城市新区控规实践与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凹凸漫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