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髋臼后壁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作者:陈志平左朝江蒋裕华邵庆中张建军肖永庆【摘要】目的探讨髋臼后壁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 4年3月至 200 7年12 月手术治疗的 18 例髋臼后壁骨折的影像学与临床特征,按 Judet 和 Letourne l 的髋臼骨折分类标准, 本组病例属于简单类型中的髋臼后壁合并股骨头后脱位,其中多发伤 5 例。结果本组患者随访 8~ 36 个月, 平均 个月。按 Matta 的复位标准,优 11例, 良3例,可2例,2 例并发了髋臼周围异位骨化疗效为差, 优良率 %。结论术前准确的影像诊断、术中解剖复位重建髋臼后壁者功能恢复良好。【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绝大多数由直接暴力引起,又以髋臼后壁骨折多见,损伤严重时常合并股骨头后脱位和关节内游离碎骨。我院自 200 4年3月至 200 7年12 月手术治疗 18 例髋臼后壁骨折,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2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 18例,男 16例,女2例; 年龄 26~ 57岁, 平均 32岁。伤因: 车祸 14例, 坠落伤 4例。骨折类型均为髋臼后壁骨折。根据 Letournel 分类法[1], 分型均属于Ⅴ型。合并伤:2 例合并肋骨骨折,1 例患者全身 8处骨折, 2 例患者合并坐骨神经损伤, 16 例患者合并股骨头后上脱位。入院经 X 线片检查及 CT 扫描, 10 例病人用 mimics 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全面了解骨折及髋臼窝内情况。合并股骨头后上脱位 16例, 其中伴关节内游离碎骨 15例。 CT 片上用 KEith 法测量计算后壁缺损的百分比, 16 例大于 40 %, 2 例大于 35 %。 治疗方法对股骨头脱位者复位后术前行股骨髁上牵引,本组受伤 5~ 17d 均采取手术治疗。连续硬膜外麻醉, 健侧卧位,采用后侧 KL 切口,分开臀大肌。首先寻找髋臼后壁骨折块, 弄清髋臼后壁的解剖结构, 作骨膜下剥离到坐骨大切迹及坐骨结节, 显露髋臼后柱。髋臼窝内有游离骨折块的, 再脱位或者牵引下肢增大头臼间隙, 取出游离骨折块。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者, 弄清骨折块之间相邻关系后钻孔丝线缝合固定, 所有骨折块与髋臼骨折面进行解剖复位, 恢复 3 关节面的完整性。特别粉碎者取髂嵴处髂骨外板( 见图 1~ 4), 盖在粉碎性骨折块外面重建髋臼后壁,取 6~8 孔骨盆弧形钛板预弯成髋臼后壁形状,拧入 mm 螺钉完成固定。 2结果本组 18 例病人均为解剖复位,没有因手术导致坐骨神经损伤加重的病例,有 2 例病人术后 4~8 个月并发了髋臼周围异位骨化。随访期间无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术后再脱位病例。所有患者术后行骨盆 X 线片检查示骨折对位良好。本组病人随访 8~ 36 个月,平均 个月。根据 Matt a 标准评价,优 11例,良3例,可2例,2 例并发了髋臼周围异位骨化疗效为差,优良率 %。 3讨论 髋臼骨折的影像学检查对于一个骨盆正位片上已经确定的髋臼骨折,为了进一步了解骨折的部位、移位情况, 在股骨头复位后,必须摄患侧髋关节髂骨位片和闭孔位片。因为骨盆正位片主要了解髋臼前缘、后缘、髂坐线与髂耻线是否完整, 而髂骨位片能进一步了解髋臼后柱与前壁是否骨折及移位, 闭孔
髋臼后壁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