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榔头的制作》说课教案第一组(峰岸小组) 榔头制作的目的是使新入学的同学对钳工有一个基本认知,通过制作过程来培养学生的钳加工基本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说学材与任务】学材选自《零件加工(一)》,这本教材是人社部提供的一体化教材,供一体化试点院校使用。这本教材的特点是:以职业活动人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榔头的制作》是教材的第一个课题。这个课题任务是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所以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习这个任务是为以后的技能操作打基础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 使用钳工设备和工具加工錾口榔头。难点是:识读錾口榔头零件图。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 能掌握锉、锯、錾、钻的基本技能,能正确选用和使用锉刀,能正确识图。(2 )职业能力目标:。以职业应用为导向,通过规范文明实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情境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开动脑筋, 积极思考, 并对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说教学对象】本课题的教学对象是中技钳工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初入校园, 对钳工的认知为零,基础知识薄弱。性格开朗、能力有限的学生和具有独立分析与思考的的学生交叉分组,合作探究。 2 【说学法教法】学法: 根据学生特点,主要采用的学法有: 观察实物、联想、思考、总结、合作探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讨论,养成合作意识;学会展示演说。本课题所采用的小组讨论、动手实践和展示演说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一体化教学让学生通过完成工作的过程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最终达到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学。说教法: 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非常重要。本课我主要采用: 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启示法分组法并配合情景模拟、启发诱导等教学手段,增加了学习乐趣,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在教法运用上,我们不仅注重教会学生知识,更注重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说教学流程】分为以下六个环节:一、呈现实物,引入任务二、对比分析总结规律三、创设情境,细化操作四、分组实践,升华认知五、展示评价归纳总结六、布置作业,拓展训练学习活动一呈现实物,引入任务活动目标: 认识钳工、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建议学时: 8 学时。学习地点: 一体化教室。学习准备: 互联网资源、多媒体设备、工作页、小锤实物学习过程: 1 通过小锤实物导入新任务。 2 教师要对本次任务进行描述, 利于学生掌握具体要做的内容。 3 然后分组;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 4 学习过程中通过视频、图片,让学生对制作产生兴趣。引导问题: 1 、钳工的特点和意义? 3 2 、锤子的作用是什么 3 、锤子形状有哪些? 学习活动二对比分析,总结规律学习目标: 通过图片和实物对比,总结小锤的一般规律建议学时: 4 学时学习地点: 一体化教室学习准备: 钥匙坯料、金属材料手册、工作页、什锦锉、锯条学习过程: 小组讨论找出锤子共同点和不同处,选取制作类型? 引导问题: 小锤的不同特点所对应的用途? 学习活动三创设情境、细化操作学习目标: 通过
《榔头的制作》说课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