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本刊编辑部 自1997年底以来,我国各个行业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商品零售物价指数连续五年负增长,国民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今年上半年我国绝大多数商品的物价还继续在下降,;第二,正在上的和准备上的汽车项目建成后,中高档汽车很可能面临与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一样的情形,有太多生产线,许多企业开工不足而难于生存。
出现这种情形,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一方面,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今年政府刚刚换届,各地领导都想有所表现,采用各种行政手段,吸引外资,鼓励国内投资。另一方面,存在银行突然增加给企业投资信贷的客观因素。到今年6月,,比去年同期增长1万亿;而去年全年的贷款增长才1万亿。
银行信贷的增加则有其外因和内因:这一年来,我国外贸出口增长强劲,%,%,存在相当数额的贸易顺差。我国经济增长一枝独秀,外资看好中国的国内市场。另外,我国自1994年以来每年都是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同时有巨额剩余。国外投资者据此认为人民币会升值而进行投机,我国现在采用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但浮动范围很小。在上述三方面原因的作用下,外汇供给大量增加。人民银行为了平稳汇率必须释放出大量的基础货币以买进外汇,从而导致银行里的人民币存款大幅增加。如果银行不将吸进来的存款贷出,就会增加经营成本,这是银行信贷突然增加的外因。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人民银行将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作为考察银行绩效的一个主要指标。同时,为了应对加入WTO后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挑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在准备上市,必须将呆坏账的比率降低。降低不良贷款的一条捷径是增加贷款的总数,因为增加的贷款在短期内不会马上变成不良贷款。短期内不良贷款的比率会因为贷款总量的增加而自然下降。有房地产开发商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向银行贷款容易多了,有时甚至是银行主动找上门的。这显示出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的意图是贷款突然大增的内因,但这很可能导致将来出现更高比率的呆坏账。
国民经济绝大多数部门的生产能力仍然过剩,少数领域投资猛增,如果不及早治理,可能加剧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的情形,造成严重后果。对症下药,以下探讨几个解决的办法。
各地政府新一届领导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应该得到尊重,但也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放已经入世,即将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还将就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作出新的决议。因此,各地政府应该提高行政效率以及服务质量,按市场经济原则来改善民间投资和吸引外资的环境,而不应该采用拔苗助长的办法,以行政的、非经济的、或者超经济的手段来刺激内、外商投资。
银行信贷增长过快的问题,有三种可能的对策:一是提高贷款准备率及用央行票据会收货币,减少银行的可贷资金,并加强对贷款用途的监管;二是人民币升值;三是取消出口退税。后两种办法都能减少出口,减缓外汇储备的增加,从而减少央行吸收基础货币的压力,增强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平息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和投机,减少银行可贷资金的增加。
第一种办法是扬汤止沸,因为只要出口、外国直接投资或投机的原因导致外汇储备继续快速增加,为了平稳汇率,基础货币的发放和银行的储蓄必然越来越多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