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加强城乡统筹 深化区市协作
持续深入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推进富民、惠民的重要途径。**区既是传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主动向上级部门和专家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寻找支持,有效理顺股份合作社内部体制,确保集体经济管理民主、公开、透明。同时,从充分保障农民民主权利的角度出发,不断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系列制度,全面实施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改革,建立完善社区(村)干部任期审计、离任审计、薪酬考核等制度,对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明确决策程序,落实民主公开制度。我们还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要将集体资产交易包括集体工程项目建设、集体资产转让与租赁、农民土地承包权流转、村级集体股权等物化或虚拟资源都纳入区级平台,进行集中交易,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在此基础上,今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保障经济相对薄弱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实施意见》,对年度收入在550万元以下且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村社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共惠及全区20个经济相对薄弱村社,解决了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少数经济薄弱村社的发展、整村拆迁村社过渡期经济来源等问题,保障了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顺利实施,为全面推进农村转型创造条件、打实基础。
6
二、以项目化为基本抓手,围绕“六个一体化”目标,推进区市协作全面深入
市委实施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区市间、城乡间融合互动发展,增强杭州都市经济圈综合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强区县(市)合作,也为我们**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为我们转变发展方式打开新的空间,提供新的平台。一年多来,我们充分发挥第三协作组牵头职能,与**、**一起认真编制有关规划和计划,围绕**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体系建设的方向和要求,围绕三地共同发展、互惠共赢的要求,把“六个一体化”合作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中,全方位开展交流协作。重点抓了四个方面:一是抓好产业开发协作。这几年我们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走出去”,通过区县市协作这个载体,找到了一条城区企业转型发展,两地政府、企业合作共赢的有效途径。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成功促成产业开发及提升项目13个产业转移项目签约,协议资金突破100亿元,瑞平山旅游综合体开发、新安江温泉、帆船中心、新安天地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发展前景良好。二是抓好农民增收协作。**曾经是杭州的蔬菜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有产业、资金、技术、物流等方面的优势,而**有农业资源优势,两者结合、优势互补,必将有效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目前,我们正在推动林权、农用地、农产品“三流转”工作,我区企业华东林权交易所将在**市建立分中心,祐康食品集团拟在**市航头镇建立1000余亩现代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基地,同时,杭州玫隆食品、阿思家、金年火腿、大汇食品、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就向
6
**农户定向收购禽蛋、蚕丝、生猪、毛豆、竹笋及制成品等达成初步意向协议。三是抓好农村建设协作。我们将每年5000万元的协作资金重点投入到**的新农村建设中去,集中谋划实施一批民生保障、生态和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项目,今年将重点建设寿昌垃圾填埋场、严州中学游泳健身中心、计划生育指导站改建工程3个项目,并确保国庆前完工。同时,我们还联合企业、整合资金,积极开展新一轮“联乡结村”活动,重点抓好低收入农户增收、农民草莓无土栽培等一批帮扶项目。四是抓好工作交流协作。区县(市)协作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既有“事”的协作、又有“人”的协作。我们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根据两地需求和各自工作特点,开展更深入、更务实的协作,建立了干部交流挂职机制,两地劳动、农业、招商等10多个部门率先开展对口交流协作,联合举办了人力资源交流大会等活动,全区8个镇街和4个国有建设单位与**市镇街(乡)实现了100%对接,30个社区(村)与**市结对社区(村)签订“城乡区域统筹延伸协作协议书”,并落实了每个社区(村)每年1~2件办实事项目。一年多来的区域协作实践,给我们区市的互动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新平台,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以新型城市化主导,围绕“两个统筹”持续同步,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再上新台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一年上轨道、有亮点,三年初见效,五年大变样,十年根本改变”
8
的关键阶段。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新型城市化战略为主导,更加注重城市建设持续健康推进,更加注重产业发展的质量和内涵,更加注重加强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来全面深入地推进区内、区外两个统筹同步协调、一体化发展,具体
一把手谈城乡统筹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