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赏析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赏析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一再叹,大方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赏析】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两句点出弦歌者哀痛的缘由:最值得悲伤的不是歌者的哀痛,而是没有人能够理解她心中的伤感,知音难觅才是为让人伤感的。听歌者是一位彷徨失意的人,当他听到凄凉的弦歌声从楼中隐隐传出,不禁受了感染,他揣测“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唯恐只有杞梁妻那样悲苦之人才能弹出如此悲绝之曲吧。诗人将其比作“杞梁妻”,可知弦歌者是一位女子。她只是铮铮地弹着,让不尽的悲伤在琴弦上倾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一再叹,大方有余哀”,无限凄凉,几多压抑。诗人禁不住再次揣度女子的内心——“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其实,世间知音本就难觅,这高楼的佳人即使借琴曲吐露心声,也也是枉然,没有人真正理解她的哀伤。这两句,诗人借高楼上的歌者之悲,实际上抒写的是自己的人生感受。在东汉末年那个君门深远、宦官挡道的黑暗年月,学问分子受到杀戮和禁锢,一般的士子是没有出路的,失意彷徨之人何止千千万万?因此,“但伤知音稀”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性的苦闷、哀痛和期盼。诗人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位不遇“知音”的失意者,共同的命运,把诗人和“歌者”的心连结在了一起,他禁不住感慨“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愿我们化作双鸿鹄,从今结伴高飞,一起追求美妙的抱负。
扩展阅读:《古诗十九首》的简介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着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