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的父亲老舍》.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的父亲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从1926年8月开始使用笔名老舍。
父亲生于1899年2月3日,祖父叫舒永寿,是一名护军,祖母姓马,他们都是满族人。父亲是他们最小的儿子。
在北京的西城,有一个很小很小的《我的父亲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从1926年8月开始使用笔名老舍。
父亲生于1899年2月3日,祖父叫舒永寿,是一名护军,祖母姓马,他们都是满族人。父亲是他们最小的儿子。
在北京的西城,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小胡同,叫“小杨家胡同”,以前叫“小羊圈”,它在护安里往北走,过了护国寺大街,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把这个“小羊圈”忽略过去。“小羊圈”的最大特点就是小,非常狭,最宽的地方不过一米半,而且曲折,父亲就生在这个胡同里,他在“小羊圈”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在胡同的中段有一块豁然开朗的场地,父亲把它叫做胡同的“胸”。“胸”的东侧有两个门,靠南的一个,现在的门牌是八号,里面是个细而长的小院,有三间北房、两间耳房、两间东房,这就是父亲的家。
如果说,城外姥姥家那些父亲的同辈兄弟们多半是耍手艺的,当术匠,当水泥匠,当油漆匠,那么城里这个小胡同的居民则三教九流都有。他们当中有糊棚的,有当兵的,有卖艺的,有做小买卖的,有当伙计的,有卖苦力的,有当仆人的……这是一个贫苦人和下等人聚居的地方。
论住的条件,这里的房有稍微整齐一点的,而多数则是每逢刮风下雨就叫人提心吊胆,漏雨是常事,就是可怕的塌墙倒壁也并不罕见。每到伏天下暴雨时,全家都要坐到天明,以免屋棚突然塌下来同归于尽。冬天则八面透风,就连白天缸里的水都会结冰。
论吃的,这个胡同的居民多数是一天只吃两顿饭。“每餐只有一个菜一冬天是白菜、萝卜,夏天是茄子、扁豆,饺子和打卤面是节日的饭食,在老京戏里,丑角往往以打卤面逗笑,足证并不常吃”,父亲在《勤俭持家》一文中提到:“像我家,夏天佐饭的‘菜’往往是盐拌小葱,冬天是腌白菜帮子,放点辣椒油。还有比我们更苦的。他们经常以酸豆汁度日,它是最便宜的东西,一两个铜板可以买很多,把所能找到的一点粮或菜叶子掺在里面,熬成稀粥,全家分而食之。从旧社会过来的卖苦力的朋友们都能证明,我说的一点不假。”
论环境,胡同窄得连一辆轿车都进不来,扫街的从来不为这样的小胡同服务,所以它老是那么又脏又破。胡同“胸”是孩子们惟一能跑跑蹦蹦的地方,那里栽着两棵槐树,夏天常有“吊死鬼”槐虫吐丝垂下,它们成了孩子们的玩艺――活的、不要钱的、取之不尽的玩艺。
父亲住的小院后面,有一个大坑,那是倒垃圾和脏水的地方。无论冬夏,小院里总是臭气熏人,那个大坑还承收死猫腐鼠,同时又是蚊蝇的大本营。
论财产,这个胡同里最值钱的东西也不过是结婚戒指(也许是白铜的)或者一根银头簪。
人们的收入是那么少,以致不得不经常靠赊账过日子,形成了寅吃卯粮的传统。这就是说,领到了银饷便去还债,还了债,已经所剩无几,就再去赊。这条小胡同的家家产户的门垛子上,当时差不多都被画上了许多白道道。五道儿一组,颇像鸡爪子。这是赊账的标记,领到钱粮之后,按照鸡爪子的多少还钱。
父亲便诞生在这家家门口都点缀着鸡爪子图案的“小羊圈”里。“小羊圈”是穷人的世界。“小羊圈”使父亲和北京这个古老城市的下层居民有了千

《我的父亲老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黛玉文档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