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
2021 年 2 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护理学组(筹) 与复旦大学 附属儿科医院临床指南制作和评价中心联合发 布了国内首部《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旨 在为儿科人群的静脉输液相关问题提供下一步考虑所用药 物的理化性质。《指南》中将pH〈〉 及渗透浓度〉600 mOsmol/L的静脉用药列为患儿非外周可用 药物,除此以外均为外周可用药物。
C治疗时长
治疗时长为静脉输液装置选择的第 3 步考虑因素。根 据患儿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时间,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治 疗时长分为短期(〈15d)和长期(215 d);将其余患儿 的治疗时长分为W7 d、8〜14 d和15〜30 d。
三、静脉输液装置的置入和拔除
A置管技术
推荐经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时采用超 声引导,而在置入外周静脉留置针时,则不推荐采用超声引 导。此外,为降低针刺操作相关的疼痛评分,为 3〜18 岁 患儿置管时,应在操作前于预穿刺部位使用局部麻醉剂;新 生儿除使用局部麻醉剂外,还应同时给予蔗糖水口服。
B穿刺部位选择
如仅考虑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指南》建议在新生 儿监护室(NICU )人群中可考虑选择下肢非股静脉置入中心 静脉导管。对需进行医院间转运的患儿,考虑增加导管相关 血流感染风险的可能性,非必要条件下,不建议在转运途中 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C中心静脉导管的拔除
拔管时机
《指南》推荐,NICU患儿若发生革兰氏阳性或阴性菌 所致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应尽早拔管;脐静脉导管 如无疑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征象,最长可留置28 do非NICU 患儿若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属所致的疑似导管相关血流感 染,可尝试使用抗生素封管并联合全身静脉抗生素治疗,而 不建议立即拔管。若置入分体式、硅胶材质PICC,当发生 导管体外断裂时,可先进行剪管修复,而非立即拔管。 拔管相关技术
《指南》推荐了中心静脉导管拔管的标准流程:①拔管 前需评估患儿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确认血小板计数(PLT)〉50 X109/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②协助患儿取仰卧 位;③拔除导管时,指导患儿行呼气末屏气动作;④导管拔 除后,于穿刺点处覆盖导管敷贴;⑤导管拔除后应检查导管 的完整性;⑥如导管留置期间曾发生疑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应做导管头端培养;⑦拔管过程中如出现拔管困难,应暂停 拔管,立即联系血管外科和介入专家以寻求帮助。
四、静脉输液装置的使用和维护
A冲管 为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指南》 推荐使用一次性预充式注射器冲管。为 延长外周静脉留置 针使用时间、降低堵管及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选择 〜10 U/mL肝素间歇冲管。对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持续 输液的患儿,建议采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3 U/mL) 持续输注,以降低堵管的发生率及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
B封管
针对儿科重症监护室( PICU )人群、血液肿瘤患儿和长 期使用肠外静脉营养的肠衰竭人群,可选用牛磺罗定、乙醇、 抗生素或尿激酶封管,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其预防效果由好到差依次为牛磺罗定、乙醇、抗生素和尿激 酶。
C相关耗材的选择
静脉过滤器
《指南
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临床实践循证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