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诊断与合理用药
山东中医药大学
王诗源
【感冒概述】
一、定义
感冒是因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引起肺卫失和,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
二、源流
(一)病名:
《仁斋直指方·诸风》:“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但此感冒为感受之意。
,元代朱丹溪《》开始把感冒作为病名。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伤风论》:对伤风按六经辨证的专题论述,后世较少采用,但其伤风之病名一直沿用至今。
(二)病因病机
1、《内经》无感冒病名,但已有外感
风邪引起感冒的论述。如《素问·风
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
2、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非时
之邪”致病之说“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
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
之气也。”
(三)治疗
1、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论述中风、伤寒的治疗分别用桂枝汤、麻黄汤
2、《丹溪心法》提出基本治法:风寒宜辛温治疗,风热宜辛凉治疗。
3、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载参苏饮治疗感冒。
三、范围
包括西医指的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以及其他病毒、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外感六淫之邪:以风邪为主,邪从
口鼻及皮毛入侵人体。
(二) 时行疫毒:天时疫疠之气从口鼻而入。
(三)正气不足:体虚、疲劳,
抗病能力差,加之外感六淫之邪
或时行疫毒入侵人体。
二、病机
卫表失和,肺失宣肃
肺失宣肃——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外邪侵袭
卫表不和——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诊断与合理用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