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药食养生篇
20141021
博医堂篇
博医堂:枸杞山药小米粥
博医堂徐振邦老师在养生论坛上针对脾胃虚寒,运化不畅,等脾胃疾病时多次向广大博医有缘人推荐食用枸杞山药小米粥,西医临床医学最常见的病慢性结肠炎徐老师讲这就是脾胃虚寒、湿热下注的一种,使用消炎药只是治标不治本,所以要知道问题的根源所在,从生活起居,饮食习惯中我们都应该更好的调理身体,那么今天小编就讲博医堂徐振邦老师讲的枸杞山药小米粥详细的介绍给大家。
选材:
1、枸杞:徐老师给大家讲过关于枸杞姑娘的传说故事,重点推荐大家选用宁夏枸杞,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宁夏的枸杞子相对来说药效要好于其他。中医讲其味甘、性平具有补肝益肾之功效,《本草纲目》中说“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由此可见枸杞子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选用20粒左右大小均等的枸杞子,用清水洗净备用。
2、山药:健脾益胃、助消化。大多选用怀山药,使用量在15-30克左右,将山药去毛洗净去皮,切成3—4厘米长的山药段,在清洗山药的时候大家要注意最好戴上胶皮手套或者塑料手套清洗,防止出现手痒等症状。
3、小米:我们选用的最好是黄色的小米,陕北小米或者东北部分地区的小米都可以,而区分老百姓看到的黄色的黏米。小米的选用量一般是按照食用的人来决定,一般都是一顿能吃多少放多少即可。
将以上三种材料准备好以后一起放进保元锅,冷水下锅,水量要达到锅容量的三分之二,选用强档煲至4-5个小时,也可用弱档煲至8个小时。便可食用,并且对于年轻人可以选用前一天晚上睡前开始煲,第二天早上起床便可食用。非常方便,同时不会向外溢出,对于脾胃运化能力的调整非常好。
博医堂:开胃汤
开胃汤:具有开胃健脾,化痰除湿,调肝利胆的功效。
开胃汤的出处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伤寒论》
材料:
:10克(条状或块状),要求是晒干之后3年以上的。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 10克(3片),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姜有生姜、干姜之分。而开胃汤中张仲景选用的是干姜。
生姜:性味:辛,微温。归经:入肺经、脾经、胃经。功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化痰止咳,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以温胃为主,有止呕良效,人称“呕家圣药”。
干姜:性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其热气能行五脏。主入脾胃而长于温散中焦之寒邪。
:7枚(掰开炒不去核)可健脾胃。干枣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制作方法:
将以上三味用开水冲泡每日代茶饮,冲到没有颜色就可以扔掉,每日一剂。
适用人群: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嗝逆、腹胀胃痛、身体消瘦、面色萎黄、便秘口臭、便血便溏、体乏无力、脏器下垂、崩漏带下、体虚浮肿、胃寒不温、肝胆火旺、等等。
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生;生发、生长。死;病情加重。
博医堂:今年腊八,温暖全天下
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节气的谚语与和一些习俗:在冬季就有这样的俗语:三九四九棒打不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说明节气和天时的变化是相得益彰,用徐老师讲天时地利人和。
我国民俗也应着节气,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腊八节’在这一天人们都会煮上甜甜美美的腊八粥,关于腊八节和腊八粥有许多的传说。
在各地区煲腊八粥的食材各不相同,北京和天津的近似比较讲究些:山西以甜味为主:宁夏一般是用豆类煲制:江苏地区以甜味咸味为主;四川地区煮粥五花八门,酸甜麻辣。浙江主要是香甜味。
在北方有着这样的说法:从腊八到小年都要吃灶糖,腊八还要吃腊八粥,节气上腊八在三九上,民间说天气冷到怕把下巴冻掉了,要吃一些粘的东西粘上,这只是民间的传说,形容天气的寒冷的程度。腊八节还要腌上一罐腊八蒜,过年的时候打开就能看到一罐翠绿的腊八蒜了,味道酸甜辣。而北方煲制腊八粥一定不会少了大枣、米、豆类、冰糖。
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粥谱》,对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讲得详尽、清楚,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防止便秘、养颜美容的作用。
下面就简单的介绍煲制比较传统甜味腊八粥的做法:
主料:粳米、糙米、大枣、红小豆、桂圆、莲子、花生、薏仁适量。
配料:冰糖,枸杞适量
做法:将粳米、糙米、红小豆泡半个小时左右,然后将大枣、桂圆、莲子、花生、薏仁洗净一同放入锅内,最好用砂锅,文火煲制熬制2-4个小时,出锅前几分钟放入冰糖和枸杞即可。
今年的腊八节,博医堂至上温暖腊八粥,温暖天下博医有缘人。
博医堂:当归羊肉汤
冬至日从节日特点来看是一年中夜最长、昼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天气就越来越冷了,最近东北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被寒冷侵袭着,所以博医堂也在这样的天气中给大家新添了食疗当归羊肉汤,徐
饮食药食养生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