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
病理生理
主动脉夹层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在主动脉中膜的中、外三分之一处发生撕裂,形成主动脉壁中层的分离,即主动脉夹层。
Date
8
主动脉夹层常起源于内膜原发破口,血液经过此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使中层裂开,在夹层的假腔。假腔的内侧壁破裂,即是形成继发性破裂口或称再入口;假腔的外侧壁破裂,则直接导致大出血。由于假腔的外侧壁 较内侧壁更薄,因而夹层破裂出血较形成再入口为多。
Date
23
升主动脉破裂往往引起心包填塞。在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期发生死亡的病人中,大约70%是由于夹层破裂而导致心包填塞。在急性期过后主动脉夹层已形成瘤样改变的病人中,仍有25%的病人死于夹层破裂出血。
Date
24
与夹层破裂出血不同的另一种出血表现是夹层发生渗血。此时出血速度稍慢,当血管内压降低或血管外压力升高时,渗血进一步减慢。当渗血发生在升主动脉时,渗出的血液聚集在心包腔内,导致心包积液及心包填塞。而在胸降主动脉的夹层动脉瘤发生渗血时,渗出的血液常常聚集在左侧胸膜腔内,病人可出现失血,但内科治疗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可长至数周)仍可维持循环稳定。
Date
25
主动脉瓣返流:
在近端主动脉夹层中,50%——70%的患者出现主动脉瓣返流。除主动脉破裂外,主动脉瓣返流是近端主动脉夹层另一个主要致死原因。但即使在远端主动脉夹层中,也有10%的患者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且多继发于主动脉的扩张。
Date
26
其它:
升主动脉夹层可逆行累及室间隔,导致心脏传导阻滞或房室瓣的关闭不全。夹层有时也可压迫主动脉的毗邻结构,如升主动脉夹层可压迫上腔静脉和肺动脉。
Date
27
临床表现
突发剧烈疼痛
发病开始最常见的症状,可见于90%以上的患者,并具有以下特点 :
①疼痛强度比其部位更具有特征性。疼痛从一开始即极为剧烈,难以忍受;疼痛性质呈搏动样、撕裂样、刀割样,并常伴有血管迷走神经兴奋表现,如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和晕厥等 。
Date
28
②疼痛部位有助于提示分离起始部位。前胸部剧烈疼痛,多发生于近端夹层,而肩胛间区最剧烈的疼痛更多见于起始远端的夹层,颈部、咽部、额或牙齿疼痛常提示夹层累及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部 。
③疼痛部位呈游走性提示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在扩大。疼痛可由起始处沿着分离的路径和方向走行,引起头颈、腹部、腰部或下肢疼痛 。
Date
29
④疼痛常为持续性。有的患者疼痛自发生后一直持续到死亡,止痛剂如吗啡等难以缓解,少数无疼痛的患者多因发病早期出现晕厥或昏迷而掩盖了疼痛症状。
高血压
患者因剧痛而有休克外貌,焦虑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率加速,但血压常不低或反而升高。低血压,常是夹层分离导致心包填塞、胸膜腔或腹膜腔破裂的结果,而当夹层累及头臂血管使肢体动脉损害或闭塞时,则不能准确测定血压而出现假性低血压。
Date
30
夹层破裂或压迫症状
由于夹层血肿压迫周围软组织,波及主动脉大分支,或破入邻近器官引起相应器官系统损害,出现多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
1.心血管系统:①主动脉瓣返流:主动脉瓣返流是近端主动脉夹层的重要特征之一,可出现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脉压增宽或水冲脉、出现心力衰竭等 。
Date
31
②脉搏异常:出现脉搏减弱或消失,或两侧强弱不等,或两臂血压出现明显差别等血管阻塞征象。③其它心血管受损表现:夹层累及冠状动脉时,可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血肿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夹层血肿破裂到心包腔时,可迅速引起心包积血,导致急性心包填塞而死亡。2.神经系统:夹层血肿沿着无名动脉或颈总动脉向上扩展或累及肋间动脉、椎动脉,可出现头昏、神志模糊、肢体麻木、偏瘫、截瘫及昏迷;压迫喉返神经,可出现声嘶。
Date
32
3.消化系统:累及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可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急腹症的表现;夹层血肿压迫食管,出现吞咽障碍,破入食管可引起大呕血;血肿压迫肠系膜上动脉,可致小肠缺血性坏死而发生便血。
4.泌尿系统:累及肾动脉,引起腰痛及血尿;肾脏急性缺血,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肾性高血压等。
5.呼吸系统:夹层血肿破入胸腔,可引起胸腔积血,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或咯血等,有时可伴有出血性休克。
Date
33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无特异性表现。
胸部X线平片 X线平片应作为主动脉疾患的诊断常规。慢性主动脉夹层可由于平片偶然发现。可观察到上纵隔影增宽、主动脉增宽延长、主动脉外形不规则,有局部隆起,在主动脉内膜可见钙化影,但不具有确诊价值,对“定性”和“定量”均有一定限度,其确诊有赖于其它影像学诊断技术。
Date
34
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 ,在完整地显示整个主动
主动脉夹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