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火”了
本刊编辑部 导读:经历了2006—2008年的低迷,二维码终于在中国市场上迎来了它的春天,在人们的生活和社交领域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由此,也催生了一些围绕二维码做文章的公司和产业,为互联网的发展打开了一扇全新二维码“火”了
本刊编辑部 导读:经历了2006—2008年的低迷,二维码终于在中国市场上迎来了它的春天,在人们的生活和社交领域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由此,也催生了一些围绕二维码做文章的公司和产业,为互联网的发展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看电视、杂志、报纸,玩电脑、手机,坐地铁、公交、电梯,用微博、微信,甚至就这么平平常常的走在大街上,总能看到这个黑白相间的二维码的身影,给人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错觉。而这种不经意间的变化,正折射了二维码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事实就是,这两年,二维码“火”了。
实际上,二维码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在国外早已在大众生活中普及,但也许由于之前的进入没有摸准市场的脉搏,前几年,二维码在国内一直不温不火。从2011年开始,随着手机客户端时代的到来以及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二维码迅速进入公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存储名片信息、下载优惠券、浏览网页、身份识别……相较传统方式,二维码的便捷和趣味性深得人们的喜爱。
二维码在本质上而言,是围绕着商家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做文章。它的价值在于建立商家和用户之间更密切的联系,这其实是反O2O的一种模式。传统的O2O模式是从线上到线下,用户在线上寻找和发现、购买,到线下消费;二维码则是将线下的商品带到线上,带给用户更好的消费和服务体验.
二维码在市场上的火热预示了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在信息识别领域,二维码并不是唯一选择,还有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可供选择。二维码之所以备受追捧并迅速普及,是因其成熟的技术以及在使用时的零成本
二维码“火”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