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会议组织模式探索
攀钢集团长钢公司何光伟
一、国有企业会议组织模式现状
国有企业由于其性质决定,一般要召开办公会、党政联席会、生产经营会、经济活动分析会、座谈会、表彰会、调研会、现场办公会、总结会、专题工作会、职工代表大会等,上市公司还要召开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几乎每天都有一个甚至多个会议组织召开,呈现所谓的“文山会海”现象。众多干部职工反映国有企业存在会议多、时间长,效率偏低,成本太高等普遍现象。
一是会议太多。在国有企业,几乎每项决策、决定,甚至很细小的一件事情都需要经过会议充分研究讨论,然后再逐级传达会议精神,最后再进入实施阶段。同时,国有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相对比较复杂,一般分决策领导层、管理层、执行管理层、执行机构、执行员工等多个层级,且还有党、政、工、团等多个管理口相互协作和制约。比如某国有企业,一项制度,首先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研究通过,接下来就要传达到管理部室,管理部室开会研究执行,传达给二级单位,二级单位再开会传达会议精神,再传达到车间,车间再组织会议传达到工段,工段传达给班组,班组再传达给员工。如此下来,一项制度要传达到基层职工,很多会议自然而然就得组织召开,会议多的现象自然呈现。
二是会议时间偏长。由于国有企业要特别强调民主集中制、厂务公开制及国有资产保护制等制度,作一个决策,投资一项工程,干一件事情,
或是作出一个决定,往往是讨论了再讨论,研究了再研究,集百家之言,企业上下要形成高度统一的意见,相关部门和人员才能执行。假设,一个会议有10个人参加,每个人发言在半小时,那么会议要5小时才能结束。更何况很多会议是几十人一起开,领导更是站得高,看得远,洋洋洒洒,讲了背景,再讲历史、现状,最后还要说问题,作重要强调。这样下来,一般会议都在
三、四小时以上,甚至是接连几天,直到会议召开到领导头昏、参会人麻木为止。
三是会议成本太高。商务会议成本按每个人每小时工资的3倍计算,还要加上显性成本,如会议室费用、茶水费、电费等等。另外,各参会者车旅费、燃油费等,累计起来,每个会议的成本支出约3500元。按每年1000次会议计算,一个普通国有企业的会务费支出在350万元以上,加上一些一次性就花几十万元的会议,会议成本可达到四、五百万元。
四是会议效果较差。“国有企业资产是国家的,我是国家一员,国有资产有我的一份,我可以对我的资产进行主张。”或“国有企业资产是国家,与我个人关系不大,反正我位子在这里,干多干好拿一样多的钱,少干事就少犯错误。”部分员工心里会有这些观点,于是很多会议上决定的事情,由于涉及部门多,执行起来就成了“踢足球”,执行难度相当大,会议效果自然就不会理想。同时,由于会议多,会议时间长,企业相关部门领导多频于开会,部门内事务,领导布置的工作,交杂在一起,牵头万绪,也影响到了会议布置工作的落实和完成质量,造成会议效果较差。
议成本高,%的人认为会议召开得成功,46%的人认为会议效果很差。
2、网络调查结果情况
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基本同问卷调查结果相同,并收到较多回帖,很多网友把一些民营企业的会议组织模式进行了收集和对比,深受启发。
在调查过程中,项目组成员与各单位领导和办公室主任等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大多数人对攀钢集团长钢公司公司及自己所在单位的会议组织不是很满
国有企业会议组织模式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