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以兵为镜正医风.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兵为镜正医风
万任华 黎道江 胡 伟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基层官兵的主体地位,是改进医德医风的治本之策”,这是去年6月下旬驻闽某分部罗良庚政委在与体系部队官兵座谈时得出的共识。
近年来,这个分部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为兵服批,有效提高了官兵的检查和用药水平。目前第180医院官兵用药品种超过规定范围296种,近3年为部队医疗免费2387万元,官兵门诊次均费用位居军区前茅。

治好了身病,为何又添了心病――

从官兵最渴望的事做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部队官兵对心理疏导和治疗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条件的限制,目前部队医院在管理和心理治疗上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这病也就这样了,再看也不会有多少起色,不要再折腾了!”听完医生的话。一名满脸希冀的战士脸色一点点苍白起来……回连队后,该战士沉默寡言,工作训练没了劲头,思想骨干对其多次进行疏导不见奏效,“医生都给我定性了,你就不要宽慰我了”。
由于病房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一名原本表现不错、本分上进的战士,在住院期间竟发展到不假外出、夜不返院,频频出入网吧等营业性场所,就在他兴奋地享受着外面世界的精彩生活时,一纸处分也正等待着他。
某部一名身患重病的战士入院后,医院对其救治工作极为重视,派出专家骨干,成立了专门的救护小组。一场生命的拔河赛眼看着就要胜利,可由于忽视了对病人的心理治疗与疏导,这名战士丧失了生活勇气,写下了绝笔信,流露出要轻生的念头。幸亏发现及时,才没酿成大祸!
调查表明,受传统医疗模式的影响,“你求我应”的观念在部分医护人员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少数医务人员对病人精神上的痛苦不关心、不同情,对患者的需求和抱怨充耳不闻;有的不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对病人的询问和疑惑缺乏耐心的沟通和解释;有的在公共场合不注意维护官兵的隐私,不尊重官兵的选择权;还有的不注意言词和表达技巧,给官兵精神、心理上造成一定伤害。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贯穿到医疗工作的每人、每时、每事中!”罗良庚政委与卫生处一起研究完善了官兵心理治疗疏导的相关规定,从完善制度入手,使战士们入院就有“指导员”,始终处于组织的管理教育之中。
分部在每个军人病区成立临时党支部,严格落实党员生活制度,并组织与部队同步的专题政治教育。他们还借鉴部队“双四一”的做法,积极开展“医患沟通”活动,每天坚持由科主任找三五个病人聊天,医生找病人谈心三五分钟,护士给病人三五句问候,使住院官兵的疾病有人管、烦恼有人知、疙瘩有人解、困难有人帮,真切地感受到组织和集体的温暖。
为了让官兵享受到“人性化”的治疗,几家医院还从细节人手规范医疗环节:
――第92医院提倡“随时服务、应答服务、廉洁服务”,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在全院广泛落实首诊负责制、首问负责制,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
――第174医院把诊室的长方桌改为艺术的椭圆形桌,看病像坐在咖啡屋里聊天,轻松又温馨。该院还对27个项目进行了调整,如降低原先方便医生、护士操作的过高的病床,改变以往大清早把病人叫醒查房、搞卫生的做法。
――第175医院为出院官兵填写的“鉴定卡”,既有医疗健康情况,又有出院注意事项,还有住院期间遵规守纪情况,以及温馨提

以兵为镜正医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