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经营会计与有效产出会计比较分析
[摘要]阿米巴经营会计和有效产出会计作为当前广受推崇的管理睬计体系,其中蕴含的先进管理思维和方法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关注,但企业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难以深化理解其理念与内涵。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对两种计算公式为:净利润(NP)=有效产出-运营费用=T-OE;投资酬劳率(ROI)=净利润/内部投资=(T-OE)/I;生产率(P)=有效产出/运营费用=T/OE。有效产出会计认为,提高有效产出是增加净利润的有效方法,其次才是削减投资和运营费用,通过上述指标可为企业提升整体运营绩效供应有力的参考依据。实际运作中的最优状况是,企业有效产出增加,且与投资和运营费用比率为正值。
6
3两种体系的对比分析
与传统财务会计相比,阿米巴经营会计和有限产出会计在价值理念上存在着核心的差异,本质上可以归纳为“成本观”“时间观”和“产出观”。传统财务会计实际上建立在完全的“成本观”基础上,期间的生产成本完全被分摊到产品上,以局部思维看财务数字报表决策,没有考虑数字背后隐藏的种种因素,因此简洁造成预期与事实的落差。而阿米巴经营会计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利润中心”的“时间观”。阿米巴经营会计确立与市场挂钩的单位时间核算制度,把时间的概念引入到核心指标中,从避开资源铺张、高效制造价值的视角来分析。各阿米巴作为利润中心遵循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时间最简化的经营方针,假如单位时间利润低于单位时间劳务费,就视为阿米巴亏损,反之亦然。有效产出会计认为,企业经营者在制定管理决策时,往往倚赖传统财务与绩效指标,忽视整体有效产出受瓶颈因素的制约,导致落入局部最佳的错误思维之中。因此,该体系强调“局部最佳并不代表整体最佳”的“产出观”,重点关注运营体系中的各个瓶颈对组织整体以及财务绩效的影响,强调针对相关瓶颈进行不断改进,实施持续的规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循环,才能真正提高企业整体的有效产出。值得留意的是,由于价值理念不同,企业在评估导入阿米巴经营会计和有限产出会计的时候,假如没有夯实正确的经营哲学,并让全体员工都拥有相应的价值理念和运营思想,一味盲目导入的话,反而可能形成各自为政的利润中心,造成组织资源的内耗。
7
在传统财务会计的成本结构中,其计量主角是产品(物),关注焦点在于生产过程中的每道工序成本上,包括各类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而在阿米巴经营会计中,主角是营收最大化、费用最小化、时间最简化的各个阿米巴成员(人),焦点在于阿米巴组织制造的附加价值。但在追求单位时间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阿米巴经营会计并不将削减人工费用作为提升效益的手段,重点考察影响劳动效率的“总劳动时间”,因此将人工费用列为固定值,不列入核算之中。有限产出会计则从产出、投资、运营的系统性视角进行考量,立足于“整体有效才是真正有效”的动身点,强调整体有效产出的提升,更侧重整体考核有效产出以及基于投资的有效产出率、有效产出利润率等指标,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是对传统成本概念的颠覆与重构。而在存货方面,传统会计将存货列为资产,同时分担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变相鼓舞通过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易于产生账面上的利润假象。阿米巴经营会计则规定了存货的公司内部利率高于市场水平,因此生产部门不能无限制扩大生产,销售部门也会合理把握上游订货单,有效避开了长时间的存货积压,进一步促进销存的有效循环。有限产出会计认为产品完成销售才能核算为有效产出,且生产过程中非直接材料以外的支出均视为期间费用,因而重点放在通过有效产出的提升来降低库存与营业费用,这一点上其与稻盛和夫以现金为本的经营理念不谋而合。
8
4启示与建议
国内外优秀企业的运营管理实践表明,将管理睬计引入财务和管理工作中,对提升企业决策水平至关重要。前文分析认为,无论是阿米巴经营会计或是有效产出会计,或者其他作业成本管理(ABCM)与平衡计分卡(BSC)等管理睬计体系,其目的都并非要取代传统会计的基本功能,而是基于传统会计在管理实践中暴露的薄弱环节,通过更合理的分析视角和更优化的分析模型,为管理者供应更全面与更合乎实际经营状况的绩效衡量指标和决策建议参考,有利于促进企业运营管理的效能、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实际产出的最大化。企业在实际应用阿米巴经营会计或有效产出会计等先进的理念方法时,在宏观层面,建议企业应当各取所需、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不陷进决策的盲目,不囿于视角的偏狭,不落入局部的迷思,兼收并蓄不同体系的管理精髓,站在企业整体的角度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方案,就确定能够有效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系统提升和
经营会计与有效产出会计比较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