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壮语新音乐的审美价值.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壮语新音乐的审美价值
摘要:一群壮族年轻人为了爱惜和传承壮语文化发起了“壮语新歌”运动,壮语新音乐应蕴而生。壮语新音乐是传统的壮歌与流行的音乐元素相结合的产物,有着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及特性,本文试以美学理论与方法为核心,从壮语新乐文化碰撞下产生的。哈嘹乐队,继承了传统嘹歌男女多小组对唱的演唱形式,他们也大胆运用了现代音乐的语言。《月亮》这首作品接受了传统的五男与两女的对唱形式,将流行乐队的电吉他、电贝司及电钢琴一同呈现在了舞台上。《月亮》这部作品它是将平果原生态嘹歌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而产生的。一开头由女声用壮语唱出了原生态的动人曲调,接着融入了电子音乐的风格,男声不仅运用了流行的唱法,更接受了嘶哑的唱腔,使得整首作品风格上有猛烈的对比之处,但又蕴含着对比中的和谐之美。我们不难发觉,哈嘹乐队这个作品是真挚感情的抒发,是基于传统的民间风俗上,奇异地结合了现代音乐的多种元素,他们的演唱不仅具有浓郁的广西地域特色,还富有当今所崇尚的时代感,是一组结合了原生态与流行音乐来演绎壮族歌圩,创新民族文化的新生力气。

(三)融合的必定性

4
中国民族音乐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是当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方流行音乐具有多样的风格和丰富的形态,很快就在中国进展传播,也催生了中国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占据了中国音乐的大部分市场,对传统民族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影响到了民族音乐的进展和命运,使得民族音乐逐步走向衰落。传统民族音乐不应当再是一味的一脉相承的模式,而是需要在当前时代的大背景下,结合自身的特点与外来的音乐进行融合与吸取,不断的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符号。在现在这个时代,许多音乐元素都已经被翻来覆去的使用,没有方法给听众眼前一亮的感觉,音乐人需要发掘更多音乐元素来找寻创作灵感,民族音乐便是找寻灵感的一个重要源泉。民族音乐植根于本民族文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民族音乐形式多样,情感丰富,从歌曲内容上大致分为抒情歌与叙事歌两种,有的粗犷而张扬,有的感情细腻。民族音乐表现出来的日常生活、凄美动人的爱情以及所传达的英雄气概和文化内涵对于流行音乐的创作可谓是丰富的宝藏。

二、壮语新音乐审美价值的表现形式

(一)情感美
5

壮族人民热忱浪漫,对待感情特殊坚贞,青年男女经常通过歌曲来表达对彼此的感情。《月亮》是平果哈嘹乐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首歌曲接受流行元素的电吉他、贝斯以及电钢琴与传统嘹歌的男女对唱形式融为一体,形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主旋律由男生运用汉语演唱,歌曲开头、结尾和背景中穿插着女声的原生态壮族嘹歌,一开篇便抓住了听者的耳朵。女声原生态的唱法与男声的流行唱法形成猛烈的对比,但又有种异样的和谐。将流行音乐与原生态嘹歌很奇异的穿插结合在一起,这需要对嘹歌有着极强的掌控力。整首歌是以抒情的方式演绎,运用了一些“月亮”“山头”“露水”“小河”这种极具意向的词语,又特殊的贴近日常生活,表达了对心上人的宠爱及思恋,以景寄情,特殊细腻的描绘了心中的想法,情感朴实真挚。曲中结尾的一段壮语意思是“与你相依松树下,情诉不完不归家”,与汉语歌词完善的结合在一起,有所呼应。歌曲本就是用以叙述一段故事、传达音乐家自身的心理的想法和感情,壮语新音乐其独特的

壮语新音乐的审美价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麒麟才子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