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题库
如何理解财政的概念?
答: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 中性分配活动。理解财政的概念要注意把握四个方面:第一,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国家;第二,财政分配的对象是部分社会产品;第三,财政分、健康发展。主要包括:(1)正确处理积累 与消费的比例关系。(2)要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3)要正 确处理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财政支出公平原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对市场调节所形成的初次分配,进 行有效的再分配,以求得个人和企业再国民收入分配中能够实现机会均等。财政 支出效率原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获得 最大的经济效益。
购买性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购买性支出主要包括哪些内 容?
购买性支出,无论是消费支出还是投资支出,均可能对宏观经济产生较大的 影响,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增加, 将直接推动相关商品和产业的发展(2)通过财政投入,促进投资环境和生态环 境的改善,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3)长期内,通过对国民 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技进步,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购买性财政支出主要包括消费支出和政府投资两大类
政府投资的主要原则和范围。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弥补市场 失灵。(2)维护资源配置的效率。(3)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政府投资的范围主要包括:公益性服务领域、基础性投资领域和“三农”支出。
简要分析我国财政对三农的支持政策。
财政三农支出是指国家财政支出中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经济社会发展 和收入增长而投入的资金的总称。它是我国财政三农支持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是我国为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我国的财政对三农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税收政策,主要是轻
税、减免和退税等。二是支出政策,主要方式是投资、补助和补贴等。
社会保障支出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社会保障是指当社会成员因为年老、疾病、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 致使生活困难时,能够从国家、社会获得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
社会保障支出作为一种经济保障,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覆盖面的社
会广泛性。(2)参与上的强制性。(3)制度上的立法性。(4)受益程度的约束性。
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主要包括:(1)社会保险。
(2)社会福利。(3)社会救助。(4)社会优抚和安置。
财政贴息的主要内容
财政贴息是指国家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的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 利息提供的补贴。其实质等于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利息。财政贴息是国家财 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目前财政贴息用于以下用途的 贷款:第一,促进企业联合,发展优质名牌产品;第二,支持沿海城市和重点城 市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第三,发展节能机电产品等。财政贴息在我国预算账务 中直接列为财政支出。
税收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强制性,指征税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法令的方式实施 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违反税法的行为将受到处罚和制裁。(2)无偿 性,指国家征税之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也不直接向 纳税人付出任何形式的代价和报酬。(3)固定性,指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的 标准向纳税人征收的,具有事前规定的特征,未经严格的立法程序,任何单位和 个人都不能随意变更或修改。
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有什么区别? 答: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相比较,主要存在以下区别:一是在税率级次 和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负担重;超额累进税率的累 进程度低,负担轻;二是在各等级的临界点处,全额累进税率会出现税额增长超 过征税对象数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严重抑制了纳税人增加收入的积极性;超额 累进税率则不存在这种问题,税收负担较为合理;三是全额累进税率计算较为简 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较为复杂。
税收负担可以用什么指标衡量? 答:我们通常用税收负担率这一相对指标来表示税收负担水平。一般而言,从考 察的范围和层次来看,税收负担率指标分为两类:
(1)宏观税负指标:宏观税负指标从全社会的角度考核税收负担,可以综合反 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税收负担的总体情况,又称宏观税率。它主要有以下三种计 算口径:①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T/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 下同),一国税收收入总额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②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 (T/GNP),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税收收入总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③国民收入负担率(T/NI),是指一定时期
财政与金融题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