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个人信息泄露之门
传媒新贵分众传媒这几天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起因是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分众无线是垃圾短信最大的制造源头,日发送量达数亿条,占垃圾短信总数的80%以上”。
据报道,分众无线掌握了两亿多个手机关闭个人信息泄露之门
传媒新贵分众传媒这几天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起因是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分众无线是垃圾短信最大的制造源头,日发送量达数亿条,占垃圾短信总数的80%以上”。
据报道,分众无线掌握了两亿多个手机号码资源,这些资料涵盖了手机用户的各种信息,甚至精确到机主的性别、年龄、消费水平等。而且,分众无线一位内部人士还声称,该公司有一项收集用户手机的“专利技术”,“用户上互联网时,只要留下了手机号码,马上会被我们监控”。
消息一出,大众哗然。用户在痛恨被垃圾短信频繁骚扰之余,更对自身的个人信息安全感到担忧。
从年初的“艳照门”到现在的“短信门”,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个人信息被泄露的现象不胜枚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众多代表、委员也发出了“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步伐”的呼吁。
在全球,如何有效维护个人信息安全是一个尚未完全被攻克的难题。据美国一家非赢利机构统计,自2005年至今,。2007年11月20日,英国财政大臣在下院证实,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两张邮寄出去的数据光盘丢失,2500万人、725万个家庭的资料被泄露。
全国人大代表孙桂华认为,个人信息遭泄露已呈蔓延之势,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同时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此外,个人信息保护很有可能成为某种新的贸易壁垒。由于我国还没有个人信息保护法,近年来在欧盟、北美开拓市场的中国企业经常被当地禁止收集客户信息。
当今,我们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信息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力日益彰显。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早在1970年,德国黑森州就颁布了德国首部地方性《数据保护法》,在全球开辟了一个新的立法领域;美国国会在1974年通过了《隐私权法》,这是美国保障公民个人信息的最重要的基本法律;日本2005年4月生效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则是日本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根本法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各国还不断出台新法、升级老法,保护公民隐私。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加快立法
关闭个人信息泄露之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