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 录
第一章 环 境 机 遇 1
第一节 十二五 发展成就 1
第二节 十三五 发展机遇 耳等特色农业凸显, **大米 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毛木耳 授予 全国优秀主产基地县 。持续扎实推进了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县、农村饮水安全等重点工程。全县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2家、市级28家,各类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5家,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30个。工业经济稳步增长,2015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亿元,比2010年增长76%;金威煤电 双30万吨 (烧碱、PVC)、辰龙药业、洛卡德金属、太阳纸业双氧水、峰润纤维素钠、凯本氯乙酸、安泰耐磨材料、中泰煤化、长青生物质能发电、双合煤矿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落户建成。服务业提质增效,服务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30亿元,。新增纳入统计的服务业企业147家;传统服务业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文化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湖西旅游码头建成运营,建成3A级景区1处,2A级景区2处,山东省旅游特色村2处,山东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金融配套体系日益完善,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融资形式日趋多样化。
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大力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强化城市规划管控,稳步推进孝贤文化公园及改造提升、地中海阳光花城、锦绣华城等重点工程项目。持续加大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绿化、供排水管网、燃气热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区路网框架逐步完善,完成北一环、北二环、古亭路等重要路段新建工程,打通了湖陵二路、鱼新三路等多条困扰群众出行多年的断头路。%,。集中供水、供气普及率进一步提高,结束了城区没有集中供热的历史,全县新增燃气用户11000户,供热面积达120万平方米。所有硬化道路、广场、校园及校园周边基本实现亮化。在全县建立了 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 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城镇化率达到35%。加快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县人民期盼已久的滨湖大道及连接线工程竣工通车,顺利完成S251和枣曹线升级改造等重点工程,济徐高速公路**段工程正加紧施工,明年将竣工通车,跨湖高速线路已确定,明年将开工建设,S251改线工程完成前期工作,获省发改委立项。结束了城区不通公交的历史,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新建成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农网供电能力大幅提升。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推进14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累计硬化进村道路和村内主街道682公里,村内小街巷1158公里,建成村级休闲文化广场425处,在全市率先实现了 户户通 和村级休闲文化广场全覆盖,镇村绿化和农村坑塘治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启动实施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在全省农村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曾位居全市第一名。
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全县科技创新能力和质量强县建设扎实推进, 十二五 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9%,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9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新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市级工程实验室4家、工程研究中心5家;引进高层次人才313人,新增高技能人才986人。被认定 中国驰名商标 3个、 山东省著名商标 6件;新增 山东省名牌产品 6个、 山东省服务品牌 1个。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政府大部门制改革顺利完成,行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制定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大幅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实施完成了工商登记 三证合一 、 先照后证 等制度改革;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实现全覆盖,财政预算、部门预算和 三公 经费预算全公开;农村改革逐步深化,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实施,城镇医保与新农合实现并轨。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均为100%。积极推进园区建设,通过区划调整,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招商力度,努力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张黄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作用日益增强,县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市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园区;规划实施了一批电网、管网、路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